晚上九點多,從三個工地回來后,劉曉梅向謝文詳細的匯報了盛華地產京城三個盤的建設情況。
盛華一號是最早拍下開工的,當時還是肖氏地產,至今七個多月時間了,速度不快卻也不慢。
盛華二號是年前拍下的,過完年就開工了。
盛華三號也是年前拍下的,可由于外包問題拖延了時間,看來必須要掌握一支好的施工隊伍。
“謝哥,情況大體就是這樣,盛華一號是能夠按時開盤售樓的。盛華二號估算是六月底,七月初。盛華三號進度慢,可能要到國慶節去了。”
“你說的情況我都知道了,劉老板他們要是再能拉支隊伍出來就好了。讓他做總包,他在建筑行業人脈廣,只要不拖欠工程款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我也是這么跟他說的,他有可能會去二建拉人。”
“二建”
“是啊,益陽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區里合并過來的。”劉曉梅介紹道。
“他們現在是屬于承包性質吧”
“是的。”
“有可能變成私營嗎”謝文問。
“我問過了,那不可能。”
“為什么”
“他們雖然是私人承包,但基建設備卻是國家的。而且這些工人都是有編制的,退休養老都是國家負擔。
一樣的是做工拿錢,誰不想有個單位除非是想自己創業,單獨拉支隊伍,可成千萬上百萬的設備呢
現在劉老板他只要給公司交管理費,設備使用費,給員工開工資就行了。員工的生老病死跟他沒多大關系,相對簡單。而且他本來就是公司的副經理,誰敢為難他
而且,據劉老板說,有時還真有些政府工程要作。”
謝文聽劉曉梅這通話一說下來,還真有點道理。
還真沒見幾個私人老板做正
規的政府工程的。那些大的項目都是中建幾局中鐵幾局的什么單位在做。當然,那些下面分包的就不同,是可以請農民工隊伍的。
正式的國家職工并不是農民工,與那些村辦、鎮辦或者包工頭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自己想太多了,只能先捆在一起再說。況且自已的房屋達到一定規模后,也會放緩進度的。
這個事情不急。
“廣告的事都落實好了”
“是的,正在制作呢。報紙是后天開始,電視要再晚二天。”
“那好,就等媒體發力了。你和小雅辛苦一點,及時收集反饋信息。”
“好的,謝哥。”
掛掉電話后,劉曉梅見時間還早,自已又睡不著,便去隔壁看看江小雅休息了沒有。
“小雅,小雅。”見房間燈還亮著,劉曉梅便喊道。
“曉梅姐,快進來。”江小雅打開門,見是劉曉梅,便請她進去坐。
“不坐了,我想喊你去銀錠橋那兒去走走,聽說楊大佬就是在橋上與謝哥認識的。”
“哈哈,曉梅姐,你還有這興趣啊。行,我換件衣服。”
兩人出了廣梁大門,便順手鎖了門。
得知劉曉梅與江小雅要在京城住一段時間,肖婷婷父母肖正文夫妻倆就回自己家了。
四合院左邊的酒吧正是高潮階段,氣氛比較熱烈。
兩個人經過酒吧門口,一眼往里掃去,隱隱約約見一個女京漂正抱著一把吉他在彈唱。
琴聲如泉水般汩汩淙淙,如訴如泣,顯是一首思念的曲子,思人思家還是思物
琴聲中,兩個人沿著什剎海湖邊往前走。
偶爾遇到些三三兩兩的游人,也在湖邊徜徉。
“曉梅姐,聽說當時太陽證券的私募就是你帶著來京城找的文哥”
“是啊,當時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