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后,各自回公司傳達老板的會議精神,徐愛華卻留了下來。
“老板,維京盛華公司收購深圳公司的工作現在已準備好了,什么時候開始實施”
“等基金掛牌以后吧,估計他們現在很忙,沒時間搞這個。時間還很充裕,我這是未雨綢繆,也不急在一時,你先把文件材料準備好,到時簽字就行了。”
“都基本上準備好了。”
“那就先放那里吧。”
次貸危機還要運行一年多,加上尾聲一起都還要兩年呢,不急。
“老板,你說的入籍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一下改策略了老板你入籍嗎”
徐愛華連珠炮似的問謝文。
“我記得上次回來后跟你提過一次京城的事吧”
“對,說過一次。”
“我覺得那個桑老板說得也有道理,我們公司在米國,又是在米國賺米國人的錢。賺得少沒問題,虧了也沒問題,賺得太多了可能就會出問題。”
“所以老板你就準備以夷制夷,以米國人的身份賺米國人的錢”
徐愛華想,這確實也是個辦法。
“不,我不會入籍。”
謝文說道。
“你不入籍”
“我不入籍,但是你與劉曉梅可以入籍。”
謝文說道,我當然不能入籍,我一入籍,這公司就成米資企業了,到時別人愛怎么玩你就怎么玩你。沒有國家這個背景板,風險太大。
“我與劉曉梅入籍老板的意思是”
謝文沒說話,反而抽起了煙,他想看看徐愛華怎么樣來理解和處理這件事。
“我明白了。”徐愛華低頭想了一會,抬起頭來,說道。
“我與劉曉梅分別是投資公司與盛華地產的老板,老板你是維京盛華的老板,你控股我們的企業。
這樣,我們表面上是米國人開的米資企業,但實際上又被老板控股。可是這么做,是不是有點復雜”
“不復雜啊,你想想,如果我入了米國籍,或者我們三人都入了籍,那盛華公司就徹底的變成米資企業了,我們也變成了米國人。
一旦有事,米國政府處理我們就變成了內部事務。但是如果只是你與劉曉梅入了籍,而我還是中國籍,公司的背景就完全不同了。萬一要搞我們,一則你們可以利用米籍的合法身份維護利益,二則我可以用華人的身份爭取國內支持。
這樣的話,就牽涉到了國與國的層面,如非必要,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動手。這樣的話,我們運作起來就游刃有余了,可以最大限度的賺取這次危機帶來的豐厚利潤。”
謝文慢慢的說道,這也是他反復權衡后,認為最切實可行的方法。
單純的單一國籍確實沒有復雜的國籍關系好,正如國內的公司,被外資收購后,有人想動的話,就要考慮到國際影響了。
而自已在維京注冊時就隱藏了身份,自己又不做危害國家安全的事情。只要不牽涉到政治面,任何人想在經濟層面上搞自己,都得衡量衡量。
況且,在米國建一幢華人大廈就是自己的投名狀與殺手锏,用這個名頭來加深國內有關方面的注意力,在國內輿論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力,就能獲取一定的對話資本。
謝文抽了幾口煙后,又對徐愛華說道。
“不但是控股米國的公司,我還要控股國內的盛華。我原來是打算入籍的,然后賺夠了就轉移財產。但是,興建摩天大樓改變了我的想法。
我必須要以華人的身份起這座高樓,要不還有什么意義起好后算華人的還是米國人的要是以米國人的身份來建樓,還不如買一棟劃算。”
徐愛華聞言心想,老板
這愛國情懷,真沒得說。可這不過是一棟樓,沒必要這么上綱上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