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件的名字,我頓時來了興趣,趕緊把同伴們都喊到我住的房間來,并把資料轉發給了他們。
資料打開之后,我就發現,這開頭記述的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朱耷的資料。
朱耷,又號八大山人,是明朝皇族后裔,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的九世孫子。
眀亡之后,他落發為僧,后又入天寧觀修道,改天寧觀為青云圃,后來青云圃又被清代嘉靖年間的狀元郎戴均元改為青云譜,朱耷一生作畫無數,特別是到了晚年,他的畫作更是達到了巔峰。
他的畫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夸張,很多東西都會被丑化,但是就是這種夸張的丑卻又透露出了他身后的畫工。
他的畫還有一個特殊的簽押,看似像一個鶴形的符號,實則是三月十九的日期,而這個日期,正是明朝滅亡的日子,也是明崇禎帝的忌日。
資料看到這里的時候,李成二就說了一句“什么真仙墓啊,搞個畫家的資料出來,有啥意思。”
我則是道了一句“說不定這個朱耷,真和仙有點關系,朱耷死后,他的墓是空的,眾人懷疑那是他的衣冠冢,而他的另一處墓室開棺后,里面只有一罐骨灰,至于是不是他的,無人知曉。”
“此外,還有很多文獻,也有朱耷墓的記載,只可惜年代久遠,已經無法考究,所以有沒有他的墓都是兩說的。”
李成二這個時候又開始跟我抬杠道“古代找不到墓的人多了去了,總不能說都和真仙有關系吧。”
我繼續說“你知道天寧觀是什么地方嗎”
李成二想了一會兒說“我還真不太清楚。”
我道“你要是去過青云譜的話,那邊的石碑上都刻著呢,是周靈王太子晉開基煉丹的地方,太子晉,十五歲被立為太子,十六歲被廢,十七歲郁郁而終。”
“可江湖傳言,太子晉并沒有死,而是吃了仙丹,成了真仙,后改姓為王,將名中的字子喬,改為了名字王喬,是天下王姓的始祖。”
“另有傳說,太子晉喜好吹笙,聲音酷似鳳凰鳴唱,十七歲那年被仙人浮丘生帶到嵩山修煉,三十年后,乘白鶴于緱u氏山飛升成仙。”
“另有傳說,孔子也在夢中見過太子晉,那個時候的太子晉已經是真仙了。”
李成二則是繼續抬杠道“說了半天,也只是那個地方有些特殊,在那個地方修道的人肯定很多,也不見得都成仙了。”
我則是繼續說“我爺爺還給過我一本野史,上面有記載,太子晉升仙之前,在煉丹之地留下了一顆吃了亦可成仙的仙丹,而晚年的朱耷便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這顆丹藥,而后將道觀交給自己的徒弟涂若愚管理,而他自己則是云游修行,同時四處作畫,而后他又回到南昌城郊,搭建了一處草房修行,還給那草房起了名字叫寤歌草堂,寤字,既是覺悟,開悟之意,朱耷便在這里成仙,直到飛升。”
李成二點了點頭說“既然是宗延平老前輩收集來的資料,那總歸是有準兒的,我就不杠了”
我不禁說了一句“你妹”
我說的這些,資料接下來也提到了,不過就沒有我講述的這么詳盡,只有只言片語帶過。
而資料里記述更多的是,朱耷的徒弟,涂若愚。
這涂若愚生卒年都不是很詳盡,不過他秉承了朱耷的衣缽,字、畫造詣都很高。
資料中記載,涂若愚在朱耷飛升之后,去了朱耷所居住的寤歌草堂,并在里面發現了朱耷的仙體。
而朱耷因為對清廷的厭惡,他成仙之后,并不想以自己原來的身體存于世間,就元神出竅,飛升而去,只留下了不壞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