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探哨
宜君縣東三十里松樹臺,從五里鎮附近調過來的民兵正在集結,他們都是本鄉本土人,對周圍的地形極為熟悉,所以參考他們的建議,劉澤選擇在此集結,集結地山腳就是相嶺溝,沿著溝中平地就可以直通宜君縣,周圍視野開闊,又有水源,確實是屯兵的好地方。
關于救不救王二在軍中引起了強烈討論,大多數人都不想與官軍硬碰硬對上,怕沒什么好果子吃,但劉澤卻不這么想,有二哥在前面頂著,自己的壓力會小很多。
并且如果不真的見識見識明軍的實力,只是一味地保存自己,是無法驗證民眾軍的真實戰力的,也無法給予所屬軍民對抗朝廷的勇氣。
但直接莽上去是不可能的,按照劉澤的規劃,是在山區地形中和明軍小部隊打一戰,最好以多敵少打一場圍殲戰。
所以劉澤集中了主力營六百多人加四個民兵連隊,總計千余人屯在這里以待天時。
經過一夜的休息,王友元終于恢復了精神,牽著劉澤送他的新馬,雙手抱拳道“劉澤兄弟,大恩不言謝,你和兄弟們在這等俺們的消息吧,俺去去就來”
“保重”
說完王友元就翻鞍上馬,領著劉澤的二十來個騎兵探哨一起出發,這些騎兵是劉澤這段時間好不容易搜羅而來的專做探哨的騎兵,選取的都是弓馬嫻熟的漢子,這次作為全軍耳目,就由熟悉地形的王友元領隊。
騎兵隊行至半途,晁中臣左右看了看,停住命令道“下馬步行,讓馬歇歇”,他就是這隊探哨的排長,也是這山林中的行家。
王友元牽著馬走在他旁邊并行道“晁排長,這再往前三里地就出山了,到時候咋安排俺聽你的。”
“王兄弟不必客氣,你對這片地形熟悉,司令讓俺聽伱的安排嘞。”
“那處山口,咱們就四人一組如何一組往南,兩組往宜君縣,一組往北,五個時辰后咱們就直接回返松樹臺,到那在匯合。”王友元聽罷也不再推辭,迅速就探哨一事做好了安排,等著晁排長的意見。
“也好,你我各帶一組人,分開去宜君縣”
宜君縣城外又是萬里無云的好天氣,麥田里的麥子已經都被收割的只剩下枯黃的根莖,因為官兵與義軍的交替往來,導致偌大的土地中無人翻耕播種。
這片平原上還流浪著逃難的饑民,不時有孩童的哭聲遠遠的傳來,就像幻覺,陡然又消失不見,到處都是人心惶惶的平民,自從劉澤帶著絕大多數糧食離開后,王二的隊伍也未散糧,緊接著又是官軍開來,城門外僅設了兩處粥鋪散粥,領粥的隊伍排出老遠,一眼都看不到盡頭。
“這些饑民僅能吊著命而已,若朝廷還不放糧,那逃離不了這里的人都得餓死。”晁中臣嘆道,他和王友元深入到縣城左近后,就發現縣城已經被明軍所占,沒辦法,只能偽裝成饑民尋機混入縣城內查探消息。
“好了,你就在外面接應我,我對這熟得很。”王友元頭也不轉地輕聲道,他拄著根木棍,在地上撐著,身子也歪歪斜斜的,順著饑民的隊伍往前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