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換那個玻璃瓶。”劉應遇說著就伸手去接,那書吏倒是懂行,也不直接送過去,而是先放在書案上,然后示意自取,這是為了防止交接物品時掉地損壞的古玩規矩。
劉應遇伸手拿來,只見那瓶子毫無裝飾,就是簡簡單單的,也無花紋圖案,摸著手心涼涼的,舉起來對著太陽看,瓶內還泛著幽綠的光,真乃寶物,劉應遇將其裝在滿是麥稈的木盒中,走路都踉踉蹌蹌的。
隨從跟在他身后,見狀問道“東家,這寶物真的貴重如斯”
“哎。”劉應遇摸了摸盒子,嘆道,“這瓶子寶物,我都未曾見過,而民眾軍卻拿它們折價換糧食、棉花、絲綢等物,真是從未聽說過這種事情,這賊,所圖甚大,甚大。”劉應遇心道,這種玻璃瓶他聽都未聽過,這書吏雖說數量有限,但他拿取玻璃寶瓶之時,劉應遇明明看到箱子里整整齊齊的同樣木盒不知有多少。
自己一個新商人來此就能換到這些,若是壕商來此,那都不敢想象,想到此,劉應遇下定決心回去一定嚴查商路,必封鎖之,使得粒糧也到不了這洛川縣。
“看,那就是大營,聽說這兩百里內的都拖家帶口的來了,來者不拒,早晚給兩頓筷子插著不倒的粥,孩子半大小子都給先生上課,喏。”老周指著遠處的一個規模龐大的營地說道。
劉應遇定睛瞧去,整個營地皆是沿河而建,分布在兩岸,大多數都是搭的簡易棚子,中間的路徑橫平豎直的,極有規整“那里是什么”
老周順著劉應遇手指的方向,摸了摸腦袋道“這俺倒不知道了。”
雖然沒問到答案,劉應遇卻心中已有答案,因為那片建筑太眼熟了,他可能這輩子都忘不了,正是一個月前那次包圍中突然出現的堡壘,大異與傳統城防結構,其低矮得很,這次看到的堡壘雖然因為視角高度太矮看得不真切,但規模絕對比之前的要龐大得多,外面三角堡上的火炮和哨兵依然清晰可見。
正當幾人看到入神的時候,突然一陣讀書聲響起,拉回了劉應遇的思緒,他左右尋找一番,終于在一個土墻圍著的院子里找到了聲音的源頭,湊過頭一看。
滿滿一院子的小娃子,有大有小,大的十四五,小的七八歲,每個人都坐在一個木制的小凳子上,人擠人地專心跟著最前面的一個年輕人讀字,墻上掛著一塊涂黑的木板,上面寫滿了文字與看不懂的符號。
那年輕人表情嚴肅地指著一行字道“同學們,再跟我讀一遍,aoeiuu。”
“aieiuiaoouiuieueer”
“ren人民。”
聽著這些陌生的字符音,劉應遇下意識地捋了捋胡須,然后繞著這片教授的院落繞了一圈,嘆道“竟有五百孩童在此,還有那大營,每日耗費錢糧不可計數也,這民眾軍為何如此朝廷大軍一到,豈不是無有存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