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總身邊小兵拿著個嗩吶吹了幾下,馬上小隊長們就將兵丁分成三隊列在車后,那些鄉兵也被教著躲在各個車后隨時準備拼命。
“點火繩。”小隊長用隨身攜帶的火種依次給隊內的兵丁點燃火繩,這個旗內有十余名鳥銃手,其他都是持長短冷兵器,而后面的三十多個騎兵紛紛抄起開元弓準備做支援,在這種山路之中,騎兵的機動性被壓制到最低,他們無法再繞道側擊,只能老老實實跟著步隊。
“林老弟,對面有賊兵百十來人,多是紅毛色目人,那連發銃也有。”騎兵百戶對旗總交代了一番敵情,之前的戰斗多是由他們這些騎兵負責,損失過大后才再配合這些步兵專挑軟柿子捏,未曾想這臨回家就又碰上持有元年步槍的老賊,著實心驚膽戰。
旗總點點頭示意知曉了,然后半抬著手喊道“鐵蒺藜。”聽到命令的小隊長在隊中重復了遍,立刻有幾名兵丁解開掛在長盾牌上用繩穿起來的鐵蒺藜,前出陣前二十來步,將鐵蒺藜的繩索抽出,如此一片鐵蒺藜就布設完畢,這種武器在古代軍中應用極廣,布設也簡單易成。
這群官軍焦急的等待并未持續多久,很快肉眼可見一片民眾軍就到了近處,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手持元年步槍的十個士兵,后面散亂跟著上百紅毛蠻,這些紅毛蠻多是長年打獵為生,奔跑是家常便飯的事情,現在改行打仗也是適應地極快。
“預備,無令開火者立斬不饒。”旗總估算著距離,近百步后再次重復一遍,鳥銃手全部已經裝好子藥,槍口平放。
正當旗總計算著距離,準備等到賊人進入六十步再開火的時候,對方大隊卻到九十步就停了。
停下的原因很簡單,這早就進入元年步槍的射程了,距離這么近也只是為了欺負官軍的火銃射程近而已,隨著一陣爆響,排在最前面一排的步槍兵開始了集火,一陣硝煙彌漫,在風的作用下又迅速飄散。
“嗖嗖嗖”一陣鉛子打在糧車上,激起一陣煙塵,不斷有官兵被擊中倒下,接著幾個呼吸后,又一排槍子打來,如此往復幾次后,防守方死傷已有十幾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官軍的士卒,即使有盾牌也擋不住11毫米口徑的鉛彈,旗總躲在第二排的糧車后,眼睜睜地看到緊跟著他的一個兵丁腦袋被炸開后,鮮血迸濺了滿臉,他再也忍不住了,喊道“陳老哥,咱們撤吧,這沒法打。”
鄉兵頭目此時在槍林彈雨下也快被嚇尿了,也沒聽清其他,就聽到一個撤字就慌忙喊著“老少爺們趕緊跑。”撒丫子就跑,此時在后面的鄉兵也是連大車和牲口都扔了,全部跟著放了鴨子。
“長牌擲地,咱們也撤。”聽到命令的長牌兵紛紛將盾牌外層朝上放置在路上,這些長牌長五尺寬二尺,外層上全部是鐵釘竹釘,放在地上也可充作阻敵之用,這時候一聲令下,官軍迅速也跟在鄉兵后面跑了,而后面民眾軍雖然盡力在追殺,可在一心逃跑的官軍面前,他們的速度還是不夠快。
這種小股追擊交戰在李克福率領的機動營到達北方戰區后,就一直經常出現,在小股戰斗中雖然明軍人數較多,但在武器代差和作戰意志代差的情況下,一觸即走的情況居多,無論官軍還是鄉兵都不太想拼命,而李克福也始終解決不了山路縱橫中的兵力不足問題。
這種僵持一直到官軍援軍到達才結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