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指導員說,這以后所有士兵都得換裝元年步槍,就是硝石太少了,怕供應不上,這也多虧了各村都積硝田才好些,這天氣冷了,就怕也不中。”
李坤點點頭,這些存貨還是之前未太寒的時候積累的,他們村建立的太晚了,啥都慢了一步,都沒趕上來收購硝土的商隊,等下一次商隊來,還得十幾天,干脆就趁著來市區帶過來直接送到火藥廠去,還能多換幾個子。
現在每個村都是一樣的情況,所有人剛開始來都是啥都沒有,不管是騾馬牲口、刀斧鋸還是糧食冬衣,都是貸款來的,都等著皮毛、硝石等有價值物來償還,還好地是免費分的,甚至有些多的種不過來,第一年為了趕時間都基本是刀耕火種,看著他都有些心疼,實在忙不過來。
李坤他家就有八口人,公婆倆加兩對兒子兒媳,再帶兩個娃,實際的壯勞力只能算得上三個,還有比他家更慘的,鄰居老張家九口子,有七個都是孩子,真是能生,最大的才十二歲,家里分了九百畝地,不得已請了農會里其他人幫著種,等到時候收獲了,肯定還得分些給幫忙的人家,真正屬于自己的就沒剩多少了。
想到這,李坤嘆了口氣,自顧自地拍了拍胸脯后又好奇問道“老弟,你家地能種的過來”
“種不過來,今年就糊弄過去了,聽指導員說這要是連續幾年不伺候地,那以后肥力就得大減,都得減產。”
“啥這可咋辦上次農業技術員在咱們村就住了一天,也沒說這個呀。”
李坤著急得額頭上的汗都冒出來了,一大顆一大顆的,他一邊伸手去擦一邊盯著士兵,想從他嘴里得到點解決的方法來。
“別急,興許那技術員也不知道,咱也是聽指導員說的,頭兩年無所謂,只是再過兩年恐怕得輪種,再有就是讓歸化的紅毛蠻來幫忙才行,到時候給他們積分,也能盡早加入人籍,分到地過上好日子。”士兵砸吧嘴道“還得多生孩子才行,這好機會可得抓住嘍。”
兩人談到這話題也是不累了,相互笑笑,李坤道“咱們司令也不小了,這次大婚,可得趕緊生娃才行。”
“啥司令要大婚了”李坤詫異道,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就是沒聽說。
“不知道了吧俺也是聽指導員說的,他回不來,特意讓俺帶了禮物來,不但司令要大婚,還有其他不少人嘞,說是集體婚禮。”
隨著距離新合肥越來越近,路上趕路的行人也逐漸增加,有相熟的打個招呼,推著車的排成一條長隊,如同一條長龍結伴而行。
牽著馬的士兵陪著走了一陣,就打了個招呼騎著馬先行一步,李坤也不寂寞,和同村的另外兩人目不轉睛的看著道路兩側越來越多的新奇事物,他們剛來這兒的時候可還沒這些個東西,發展真是太快了,說一天一個樣兒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