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團下轄3個步兵營,另轄迫擊炮、重機槍、騎兵、通信等連級別分隊,總計約兩千人,乙級師人數略少。”
“每個甲級師配屬兩個乙級師組成軍級單位,充作戰略方向的進攻力量,其中甲級師作為攻堅主力使用,各個乙級師將承擔作為負責執行地區性的軍事任務,承擔警衛、訓練民兵、開展群眾工作、維持治安剿滅土匪、看押俘虜等任務。在戰時可以配合甲級師部隊作戰,帶領指揮民兵防守等工作,以后也可以補充或改變成甲級師。其人員選擇范圍與甲級師相同,但其武器和人員的供給都排在甲級師之后。”
“未來在大明各地區的擴軍的若干獨立團、新編團、警備團、騎兵團等各級各類部隊也將以乙級師為基干抽調組建。”
“咱們的現代化武器產量不足,未來在大明那面新組建的各支獨立部隊還得以原本明軍武器裝備為主。”
“下面,我將宣讀民眾軍各軍師主體臨時名單。”
雖然之前部隊中有著大批軍官,可這次擴編的軍官數量需求仍然無法滿足,特別是合格的專業軍官,短時間里解決的方法就是升官提拔,從原來的部隊中,提拔大量的士兵充當基層士官,基本原本的列兵,都會得到代理班長副班長的機會,只要合格后就可以得到正式任命,這樣的話,可以暫時緩解短缺,但是長期來看卻會嚴重的降低軍隊戰斗力,因此,為了保證順利過渡,每隔一段時間,都要組建一支專門的短期軍官培訓隊,讓他們能夠勝任自己的職責。
“任命李克福,中央師師長;任命楊澤明為第一軍軍長,任命李存保為第二軍軍長,任命王冠為第三軍軍長,任命王潳為第四軍軍長;”
這其中的中央師的編制與其他各師完全不同,基本是以第三世界能搜羅到的現代武器為主,主要負責民眾聯盟總部的保衛工作和執行特種作戰任務。
而其他四名軍級別主官都是隨劉澤一起戰斗成長起來的,甭管大兵團作戰是不是真正合不合格,但最起碼已經用實際行動向所有人表明了他們的能力和忠心,而且在劉澤所領導的整個軍隊系統中,他們已經是資歷能力的佼佼者了,劉澤也不能把這些軍團的指揮權都交給那些現代來客,基本的信任就是個問題。
要想維持軍隊整體的安定,又要互相制約,只有互相攙和,在原軍隊體系中指定一名主官,便指定一名有能力的現代退伍軍人擔任副職,以此才能讓所有人放心。
在宣讀長長的任命命令中,劉澤仔細看著臺下眾軍官的表情,基本所有人都是喜氣洋洋的,因為擴軍升職的原則問題,所有人升一級都算少的,排長變連長,連長變營長甚至團長都成為常態,而之前作為訓練教官的退伍軍人們,也是同樣的取得各級副職成為真正的實權軍官,即使這樣,整個軍隊體系的軍官仍然缺乏嚴重,其他人只能在之后的訓練過程中再不斷遞補。
這樣一來,民眾軍整個體系中整體就分為兩個大派系,大明派和第三世界派,在這兩個主體派系之中又分為第一次穿越派別,第二次穿越派別,原軍隊體系與民兵體系,降兵俘虜體系等不一而足。
不過對于民眾聯盟歸屬感最強的大明體系仍然占據了上中下各個階層的主導地位,并且掌控著整個軍隊的指揮權,最基礎的士兵們同樣完全屬于大明系,第三世界的軍人們在這最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作為補充力量。
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如果按照最樸素的價值觀來說,軍隊當然是沒有派系的好,劉澤未來的愿望也是在部隊內部不要出現兩個派別的將領之間的矛盾
第三世界來客則不同,即使是列兵也受過最正規的軍事訓練,更別說軍官了,那都是上過軍校的,經過了多年的現代化正規教育。
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完全不是劉澤開辦的草臺班子軍校所能比擬的,他在幾年前也只是個完全的門外漢,剛建軍的時候也是摸索著訓練戰斗,改變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大量的時間。
“授銜”王哲宣布道。
在以往民眾軍因為規模小,之后又多次改編所以使得幾乎所有軍官都有明確職位,軍銜并未步入正軌,所以這次大整編劉澤在費書杰的建議下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軍官軍銜共分3等10級,即
將官上將、中將、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