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們旅長讓你帶著城內所剩官員鄉紳去衙門等著民眾聯盟接收人員對接,不可亂跑。”
席士奎忙應了一聲,“是,小的遵令,馬上就去,馬上就去。”
袁秉文此時正忙著安排部隊駐守,第四軍軍長王潳讓他在攻下咸陽后,以最快的速度在本地部署,將咸陽的這一關鍵區域牢牢掌握在手中,然后等待命令是往北還是往西,這又要看銅川方向進攻順利與否。
他從先期到達的騎兵團那里獲悉,北城又俘虜了兩千多明軍潰散步兵,只不過有批明軍騎兵已經先行逃走,追之不及。他們屬于攻城部隊,并不適合追擊,只能通知不遠處的追擊部隊從前方截擊。
隨著無線電通信設備的普及,民眾軍的指揮技術水平遠遠超過明軍的想象。
那些投降的明軍士兵多是從西安那面潰退下來的,袁秉文對那些人中少量的投降將領沒有什么想法,雖然現在民眾軍對降兵有優待政策,只不過也僅僅針對于普通士兵,所有的降將想保有軍權領兵,那是想都不用想,他們的歸宿最好的也只能往教化所走一遭,有罪的還得上軍事法庭審判。
現在隨著敵我力量的變換,當年劉應遇投降后的待遇,這些降將是很難再享受到了。
“劉顧問。”
劉應遇連忙出列拱手道“旅長。”
“你去衙門應付應付那些鄉紳,協助后續的接收工作。”
“遵命。”
對于曾經的同僚,已經從教化所出來的劉應遇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他看過給他的歷史書后就明白,大明已經不可能抗衡民眾聯盟了,而這些人在那場浩劫中可能早已注定是死人,他現在能做的是拿出了自己的“投名狀”,一切以民眾聯盟的利益為先,那或許以后還能保全儒家名教派上點用場。
席士奎等人被旅部的士兵引到咸陽縣衙門的大院里去,聽著連接東西城門的主干道上不斷開過的部隊腳步聲,透過敞開的大門處可以看到服裝與大明服飾截然不同,而又整齊劃一,這些人面面相覷,“哪里來的這些兵呀”
突然門口衛兵通報“劉應遇顧問到。”
在靠近屋檐三尺之處,所有人都跪了下來,席士奎心中一跳,心道“難道是原陜西商洛兵備道劉應遇前段時間聽說劉應遇全軍覆沒,未曾想從賊了。”
然后席士奎又猛然醒悟過來,還說什么人家從賊呢,自己這群人也不是舍不得家業,在此從賊了嘛,而且自己以后還不知道如何自處,人家可是貌似已經當官了。
一念及此,看到有人影閃過,他連忙站了起來,上前恭迎道“小人席士奎,拜見大人。”
“不必如此,都進來吧。”劉應遇點點頭,語氣和善的很,這種對接地頭蛇的工作就是以后他的轉職工作了,同樣從教化所出來的原大明體系的舊官僚幾乎都被分配到各個部隊里做這方面的顧問工作,以彌補民眾軍高層這群土包子和第三世界人的短板。
席士奎匆匆入內,只見里面早已打掃得干凈整潔,中間擺了一座大桌子,墻壁上還垂著一塊極為精致的地圖,他看不出是何物所制。
這其實是影印的大明西北地區的地形圖。
門口左右各有一名民眾軍士兵,全部舉著已經裝上刺刀的步槍守備著,劉應遇此時身上的衣服和其他士兵區別很小,腰間武裝帶上空空如也,他并沒有配槍的資格,看著席士奎伏低做小的姿態,他搖了搖頭,自家人知自家事,外人看他劉應遇是個官,其實民眾軍內部對于他們這些曾經的敵人并不算太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