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活捉洪承疇上
在華亭之戰的同時,西安東面的潼關則在民眾軍第一軍威逼下危若累卵,早在前些日子見勢不對的洪承疇,就迅速率軍東去,躲過了西安之戰的余波。
新任三邊總督鄭崇儉逃了,麾下精兵損失殆盡,原本平叛成功在即熱鬧非凡的關中大地轉眼間就變成了民眾軍隨意攻伐的游樂場了。
洪承疇急得嘴冒燎泡,可他又有什么辦法他麾下的那些雜牌兵連最初的民眾軍都打不過,更別說這次十幾萬新軍了。
手下的隊伍從新豐、零口一路往東,過了渭南和華陰,直到退至潼關,已經無路可退了,民眾軍第一軍前鋒也就前后腳的功夫也跟到了,也是一路勢如破竹,并不比洪承疇慢幾天,直逼潼關西甕城樓大觀亭。
潼關關城主體建在深山溝壑之中為城池了天然的屏障,并且扼踞要路于秦嶺和黃河之間的狹長谷地。
南城墻可依山勢抵御秦嶺南麓方向的進攻,北城墻順水流一方面可護衛黃河方向水軍的進攻,一方面可控制河邊大道。
這樣的選址在軍事防御布局上可謂是“依山筑關,傍水建城”,再加上眾多城門、城樓及水關的輔助都極大滿足了軍事防御需求。
不過兵力不足才是最大問題,大明日久生平軍務廢弛之下,原本長期駐軍,周圍還設有軍屯的潼關也是能戰之兵甚少。
隨著明軍在關中的戰事急轉直下,洪承疇一面在潼關組織鄉兵丁壯,一面用快馬急信向京師求救,潼關一旦失陷,后果將不堪設想
洪承疇不知道的是,兵臨潼關的也僅僅是第一軍的一部不到一個師的兵力,另外一個師已經南下商洛,第一軍下屬的其他部隊則在這段時間分散成營團為單位攻城略地鞏固地方,另外配合行動的第二軍則已經北上攻下了延安,正往榆林、寧夏、甘州等地前進,第三軍也已經南下攻略漢中去了。
而洪承疇他的好日子也已經快結束了,因為總攻的命令已經下達,楊澤明等人雖然知道洪承疇的大名,不過絲毫未將他放在眼里。
李林身著迷彩服挎著支81杠突擊步槍貓在棵歪脖子樹上,拿著淘寶上買的千元義烏貨遠紅外望遠鏡死死盯著潼關東部北寨村旁的官道,對著對講機輕聲說道“有隊騎兵出來了,將近一百騎。”
“狙擊組收到。”
“快走,快走”
“工兵組收到。”
“能夠葬身于此,也算是我的幸運了。”
“末將今年已經快到知天命的年紀了,老了,不能繼續為朝廷效力了。”吳國輔確實已經老了,再加上常年在戰場上奔波,雖說未到油盡燈枯的地步,但身體也已經大不如前了。
這種臨陣脫逃的行為讓洪承疇此時內心煎熬無比,是此生以來頭一件無比艱難的事情,剛剛在屋內當吳國輔拿出奏章的時候,他整個人一屁股坐在了座位上起都起不來,可是他心中想到的是他自己并不怕死,但他還年輕,還不能死,他要回到朝廷那組織力量重新平定這股亂賊。
他雖然軍務純熟妙計橫出,連原本雜牌的鄉兵丁壯也被他操練的如臂使指,配合度能趕得上明軍標營了,但他并不是什么仙人,變不出足夠的兵丁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