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這些新的粒子,新的現象的觀測分析,可以不斷加深對物質微觀結構的認識。
山君終于知道來之前所說的加速器的含義了,他早該想到這就是高能物理實驗中最常用的加速器,只不過在他的認知力,通常高能加速器是環狀的,而這種竟然是通過二十個加速環,綿延兩千公里的直線。
這時候同樣的疑問被另外的人問出“為什么不使用環狀運行軌道的結構”
“這個原理請陳教授解釋。”劉澤乙道。
“我們也用到環狀結構,只不過我們更需要需要的是放大結果,環形運行軌道可以讓帶電粒子反復通過同一加速間隙,當在間隙上加載與粒子回旋周期同步的射頻電場時,粒子能量將能夠得到多次增長。
這種回旋加速器利用恒定的偏轉磁場引導粒子束的偏轉,利用恒定的射頻電場對粒子進行加速,其加速器中粒子的回旋半徑隨能量增長而增大,其能量極限主要由偏轉磁鐵體積決定,能量通常較低。”
“而我們研究的信標,也就是你們說的石板,用這種轟擊的結果太過微弱,所以才需要加速環去放大。”
山君舉手問道“這里有多大”
“這里做為加速器的頭部,是最核心的部分,全部位于200米地面以下,分為圓周30公里長的圓形隧道的初加速部分,也就是剛剛說的環狀加速器結構,比最龐大的hc還長3公里。”
山君知道hc,他來之前做過很多功課,那是個大型強子對撞機,這個國際合作的計劃由34個國家超過兩千位物理學家所屬的大學與實驗室所共同出資合作興建的,包含了一個圓周為27公里的圓形隧道,因當地地形的緣故位于地下50至150米之間,隧道本身直徑三米,位于同一平面上,并貫穿瑞士與法國邊境,主要的部分大半位于法國。
不過這里的工程明顯大于hc,因為hc的隧道本身位于地底下,尚有許多地面設施如冷卻壓縮機,通風設備,控制電機設備,還有冷凍槽等等建構于其上,而這里的明顯都位于這片秦嶺山中,并且還都放在惰性氣體中,甚至這種大工程僅僅是整個項目頭部加速部分,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套環形加速器通道中,主要是放置兩個質子束管。
加速管由超導磁鐵所包覆,以液態氦來冷卻。
管中的質子是以相反的方向,環繞著整個環型加速器運行,然后通過彎晶束流引出,沿直線進入同步輻射區,緊接著的是發射區及其數據處理中心。
將粒子發射轟擊的物質發射到一百公里以外的第一加速環。
“你是說發射質子,通過二十個加速環加速轟擊石板”山君震驚道,之所以這么震驚是因為在之前國際合作的研究中,就已經做過這方面的實驗了,并沒有什么結果。
“并不是,發射的質子不是經過加速環轟擊石板,而是直接轟擊石板,然后將轟擊結果通過二十個加速環放大,然后在最末端得到結果。”
電動車沿著隧道墻壁邊緣的雙向車道前行,山君望著看不到盡頭的筆直隧道,若不是隧道中央龐大圓柱設備上銘牌文字標注著不同的區域,就仿佛在同樣的空間里循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