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將空的醬油瓶子放在了木頭吧臺上。
張柳兒見狀,將小人書放下,伸出手來“雞蛋呢”
楊小樂笑呵呵的摸出來1毛5分錢遞給了她。
“今天不用雞蛋換。”
隨后在那里打量著對方。
這丫頭今年13歲了,放在后世上學早,那都已經是初二的年紀了。
身材也初具規模。
還是能隱約看到一些規模,雖然不大。
而且對方臉蛋挺好看的,就是臉上有些干有些黑,這是農村孩子普遍的特點。
就算她家吃的好也是一個樣。
“吆喝,給錢了啊你家醬油用這么快啊,你哥前天不是才打的醬油嗎”
張柳兒笑著隨口問了一下,,隨手將錢拿過來,放進了柜臺里面的一個鐵盒子里。
這才來到旁邊的大缸。
從架子上挑了一個大號的酒吊,這才打開大缸上的木頭蓋子,打了滿滿一個吊往鹽水瓶里緩緩的倒去。
動作雖然沒有張老憨那么行云流水,但是也很熟練。
楊小樂聽到這話,感覺村里壓根就沒什么秘密,前天吃魚換了一點醬油,一次性用了。
現在再來就被注意上了。
看著張柳兒正在打醬油,他笑道“哦,昨天我不是去抓魚嘛,那玩意費油,沒有油就用醬油頂上去了。”
張柳兒也沒管的意思,就隨口一問。
聽到這話,她只是點點頭,安心的倒醬油。
弄好以后,將東西歸置回原地,塞上皮塞子遞了過來。
“還要什么”
楊小樂看了一下。
這里是代銷店,比公社的供銷社要小很多,種類也非常少。
背后墻壁頂上用紅紙貼了十個字的標語萬歲,為人民服務。
柜臺上有兩個玻璃罐子,里面放的是高粱飴和橘瓣軟糖。
一桿手提稱。
墻后面是木頭架子,上面整齊擺放著一些普通用品,肥皂、火柴,鹽,紅糖,牙粉
還有勞保手套之類的東西。
楊小樂看了一下,大部分都是不要票,但是總類也不多
至于架子上用報紙包著的紅糖,那是好東西,不過估計放那里有好幾個月了。
至于為什么這里也有紅糖這種要票的東西。
那是因為農村也有很多票,只是量非常的少。
每年完成上面交代的種糧任務,會發放一部分票,用來購買稀缺的東西。
不然的話,農村人不織布又不產糖的人,那豈不是一輩子都穿不上衣服,吃不到糖了。
只是量都非常少,根本就不夠用。
他們一家七口人,去年一年差不多才兩尺三的布票和三兩糖票。
勉強夠做一套衣服。
但是現在的棉布布不耐磨,這點布每年光用來打補丁,就要用掉不少。
看了一眼柜子里還有賣手電筒和電池的。
搖了搖頭,這玩意是不要票,但是要生產隊開證明才能買到,和要票沒什么區別。
指著一堆淡紅色皺紋衛生紙說道“給我來二斤草紙。”
這時候的草紙還不是論刀賣的,是論斤稱重的。
這玩意價格其實真的不貴,也就1毛8分錢一斤,農村里也不是所有人都舍不得用。
反正自己老娘是舍不得用。
用她的話來說,草紙貴,一家人這么多,一個月得要兩斤左右,一年得幾塊錢。
不用的話一年能省幾塊錢呢
大不了拉完了洗洗就是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