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車來到了花有容家門口。
“咚咚咚花有容”
敲敲門喊了幾聲。
沒一會院門就被打開了。
開門的是蘇玲,看著是他,一陣的奇怪“小樂,你怎么來了”
“阿姨,這是魚,你趕快提回去。”
楊小樂將布袋子解下來放在了地上。
“這么快就弄到魚了啊”
蘇玲看了一眼,提了一下“哎呦,還挺沉的啊行了,快進來吧。我拿錢給你。”
“阿姨,我還有事情,得先走了。”
說完,騎著車就走了,不走的話一會又要客氣來客氣去的。
“哎小樂,小樂”
蘇玲看著他騎車離開,一陣的著急,見喊不回來,她搖了搖頭“這孩子,真是的。”
無奈之下只能提著東西回了房間。
楊小樂離開了花家,感覺應該沒有其他的事情了,想著是現在去阜成門坐煤礦車回去,還是說等明天早上再回去。
來到菜市場,這邊已經關門了。
就在他準備想著去哪里溜達玩玩的時候,一個四合院門口傳來一陣說書的聲音。
“哎,今天吶,咱們就來道道京都五鎮之一的神木。”
楊小樂扭頭看著去只見路燈下,一個老頭穿著薄大褂,靠著墻坐在那里。
右手拿著紙折扇扇風驅蚊,左手拿著一個紫砂壺。
四周蹲著不少的小娃娃,在那里安靜的傾聽著。
只聽那老頭瞇了一口茶水,慢慢悠悠的說道
“話說,明朝工部尚書宋禮,于永樂四年奉命入川采伐金絲楠木,回京后給皇帝講了一個奇特的經歷,一日傍晚,有數根巨木毫無征兆從山谷漂到了長江上。皇帝聽了也感到神異無比,以為“此乃祥瑞之兆,天助我也”,那根巨木金絲楠木因此被譽為“神木”,還命建神祠歲歲祭享,以答謝神的賜予。
明皇宮和長陵的工程營造竣工之后,特留存一根巨大的金絲楠木以應“東方甲乙木”之說作為鎮城之寶,并設官兵守衛,以昭示久遠,保障一方平安。
這棵巨大的金絲楠木,長6丈有余,相傳當時兩個人騎在馬上隔木而立,誰也看不見誰,可見神木之粗。
乾隆二十三年皇帝慕名到此,作神木謠一首并刻碑建亭”
楊小樂也是聽的津津有味。
以前他搞古玩鑒寶直播,肯定要學習的,自然也是看過不少經典的東西。
這神木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說什么從天而降,順長江而下,純屬扯淡。
說白了就是陸路不好走,畢竟川地距離這里幾千公里,運輸不方便,以前可沒有火車。
把木頭砍下來丟長江里,讓木頭順水而下而已。
不過這木頭確實有名。
金絲楠木一直以來都是帝王之木,被視為最理想、最珍貴、最高級的建筑用材。
這是因為金絲楠木不光好看,而且耐腐、避蟲、冬暖夏涼等各種好處,聽說金絲楠木四周都沒有蚊蟲的出現。
這東西沒有皇帝批準,誰用誰就是違規。
紫檀在它面前差的太遠了。
當年和珅被抄家的幾十條罪名里,這個就是其中之一。
這一根神木聽說也是古代迄今為止最粗的一顆,騎著馬的兩個人站在兩邊都看不到對面,可想而知這有多粗。
可惜,那幾年被切割成了8塊超大的會議桌,畢竟冠了個神的名字。
后來被文物單位收藏了起來。
這玩意現在在哪里他不知道,但是這個東西以后是他的了,與其被切割成會議桌,還不如給他。
這一聽就是半個多小時過去了。
“好了,今天的講完了,都散了吧,等哪天爺有心情了,再給你們說說道說道。”
老頭子說完站起身來,佝僂著身子將折扇插入脖子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