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院里沒上班的的孩子里,最大的兩個。
對面趙大爺家三個孫子輩,老大趙建國16歲,老二趙建軍13歲,老三趙麗8歲。
最先說話的自然是老大趙建國。
旁邊的一個是后面拉煤劉師傅家大兒子,16歲的劉援朝,他還有一個11歲的弟弟劉解放。
這兩人都是不上學的,但是又沒有找到稱心的工作,整天就閑著沒事干。
楊小樂笑呵呵的說道“釣的,今兒做了一個魚鉤,去試了一試,還行,就跑去白錐子那邊釣魚去了。帶你們釣魚可以啊不過你們有魚鉤嗎”
蘆葦蕩子邊上有一條以前修的永定河引水渠。
那里的是活水轉彎緩流處,能釣魚,還能炸魚。
兩人聽到這話都是一陣的糾結。
是啊,沒魚鉤。
隨后兩人就開始研究了起來放在旁邊的魚鉤。
兩人在那里嘀咕著,商議了一會,就跑回去了。
楊小樂看了看也沒有去管。
安心的將溫水化開魚。
把魚用剪刀開膛破肚,清洗干凈。
起鍋燒油。
這次不能弄太多的油了,放了一點將鍋浸透,把小魚并排碼在鍋里,火開到了最小。
在那里煎魚。
熱鍋涼油不動魚,這才是魚不粘鍋的最好辦法。
一面煎到金黃發硬了再小心的翻面,還是有一些粘連在鍋底上了。
將糊掉的魚皮鏟掉,繼續煎另外一面。
等兩邊差不多了,這才加水煮魚湯。
其實他很想炸魚,可惜這個環境有些不太合適,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大人們知道楊小樂弄的是雜魚,也就沒有在意了。
這玩意平時很少吃。
一個是以前菜市場有賣大魚的,不賣小魚,還有一個是就是這玩意費油,沒什么肉。
沒什么稀罕的。
楊小樂對于大人的態度沒有在意這樣最好了,不吸引人,他自然是樂的其中了。
忙了一會,楊廣志回來了。
看著楊小樂在那里弄魚,只是詢問一下,聽是釣魚釣來的。
再看看魚鉤,就沒有多想了。
之前的大魚都能弄到,小魚兒自然是沒什么奇怪的了。
想了一下,對著楊小樂說道“明兒放假,你哥和你娘休息,你大伯應該也休息,我們一起去你大伯家去一趟。”
楊小樂想了一下搖了搖頭,“還是算了吧,你就說我明天回老家了,大伯要是知道這事情,肯定會埋汰我,我去干嘛啊你們去就好了。”
現在他還不想和大伯多接觸。
免得又要挨說。
聽到這話,楊廣志猶豫了一下“你不去不好吧就你一個人在這里。”
“沒事啊,你就說我回老家辦轉學手續去了。去給大姐辦手續。”
楊廣志聽到兒子的話,想想還是點了點頭。
答應了下來。
人群散去,楊小樂看著盯著鍋里的喜子,說道“交給你個任務。”
“哎,好,哥,你說”
“有時間你把大院里的石頭縫翻一下,給我弄點蚯蚓。”
“啊這么冷”
這零下二十多度,去翻石頭和磚頭,那是真冷。
“冷你不會戴手套啊想吃就弄,不想吃拉倒。”
聽到這話,喜子趕忙答應了下來,沒什么比吃的更重要了。
回到家里,楊小樂對著小麗和喜子兩個招手“哎,你們兩個去洗個手過來,有事情跟你們說。”
兩人雖然好奇,還是聽話的去洗手去了,隨后跟了他進了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