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國是趙建國,其他人是其他人。
見面還是要招呼的,不管這個為人怎么樣,至少沒有觸犯他利益之前,他都不會撕破臉皮。
“我看建國這孩子怎么到現在都沒回來,這都到飯點了。”
說完,笑著問道;“你這是干嘛去啊”
楊小樂揚了揚手里的定量本“哦,我去糧站把糧票給兌了,現在過去排隊。大娘您忙,我先走了啊”
說完,就出了大門。
此時碰到下班的其他人,楊小樂紛紛打了個招呼。
看著不遠處走過來的老娘,等了一會,告訴她自己去糧站換糧票,就騎著車離開了。
來到地方的時候,這里已經有很多的小孩子圍在這里,排成了長長的隊伍,少說也有一兩百米的距離。
基本上都是帶著小板凳,纏著棉襖,帶著帽子縮著脖子。
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像極了當年冬天排隊去買車票的場景。
這和每個月25號可以買下個月定量時候的糧食店一樣。
家里有兩個孩子,就過來排隊,看快到了,就一個回家喊人。
也是一個熱鬧的場景。
糧站門店是一排大瓦房,一邊辦是兌換糧票的大廳,一邊是賣糧食的門臉。
糧站可不止這么點大。
這些只是方便老百姓的。
旁邊還有一個大鐵門通往后面的大院,透過門口低矮的瓦房,就能看到后高高的糧倉和一些兩三層高的水泥樓房。
而兌換糧票的地方大門緊閉,那里圍了一圈人。
都是插隊的人。
楊小樂瞅了瞅,想找一個大院的人插個隊,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然這得排到什么時候啊
罵肯定會挨罵的。
掃視一圈,在靠近前面位置看到了田寡婦家的兩個丫頭。
老二小棗,和老三桃子。
對方靠近糧站門庫五米左右,很近。
此時小棗正坐在小馬扎上,而桃子則是坐在了小棗身上,兩個人坐在了一起。
沒辦法,這天實在是太冷了。
他直接走了過去“小棗”
田小棗聽到聲音抬起頭來,看到是他應了一聲“小樂,過來換糧票啊”
“昂,上午來不及了。現在過來。”
隨后就站在了旁邊。
那意思就是我要插隊。
而此時身后的一個十三四歲的小男孩有些不滿了“你別插隊啊我們可是看著呢”
任誰在寒風中被凍誰都不希望有人插隊。
楊小樂聞言笑了笑“我沒插隊啊沒看我們院里兩個人排隊嘛這不是占了兩個位置嘛”
說完對著田小棗笑道“小棗,你說對吧”
田小棗抿著嘴笑了笑,一個大院的那肯定是幫著自己家大院的人啊
跟何況楊小樂還給她們家送魚呢
于是點了點頭“是啊沒看我們兩個人嘛就是幫他排的。”
聽到這話,少年雖然心里不爽,但是也沒有說什么。
見他不說話了,楊小樂這才蹲在了旁邊問道“怎么沒跟大院的人一起啊他們好像大部分都是上午就領掉了。”
“我媽和我姐上班呢沒人去拿糧本。”
楊小樂輕輕頷首,也是,家里沒人幫著就是不行,不然人都走不開。
除非像曲穎一樣,請假。
其實他不想來的,后面又不是兌換不到糧票了,難的地方是糧食店。
而且城里以前是沒有這么一次性買完糧食的習慣。
買太多了,還容易長蟲子。
也就是這幾個月糧食緊缺了,才出現這種情況。
人就是這樣,糧食越難買,人就越不放心,越想把糧票第一時間換成糧食。
扎堆的買。
按照他的推測,除非糧食足夠,最多今天,糧食就會被買光了。
下一批又不知道到什么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