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二三月或者八九月,基本上都會做醬,等到了十一月就開始做酸菜。
這兩個東西基本上支撐著一個冬天的菜。
因為冬天本來就沒啥菜,就算有,那價格高的也是離譜,就靠著這些東西過冬了。
現在買不到黃豆做醬,總感覺靠著那一個月半斤的稀黃醬,這個冬天會過的不踏實。
京都最有名的醬菜館子六必居,就有賣的。
他自然會備一些干黃醬,用的時候加水就行了。
上輩子自己是徽州人,從小也是吃醬的,但說實在的,他對榨菜、泡菜、酸黃瓜,還有大醬什么的不是特別感冒。
小時候吃著香,后來經濟好了以后,感覺沒那味道了。
也就偶爾嘗嘗鮮。
但是自己來到這里以后,就算是空間里那么多東西隨便吃,也沒感覺到膩味。
奇怪了。
老媽聞言搖了搖頭“你什么都從你師父那拿也不是個事,明兒我找孫福家的問問,讓他們家給弄點。”
楊小樂沒有反駁。
孫福的醬油廠也兼做醬,雖然沒六必居的那么好吃,但是也還不錯。
靠山吃山,孫福還是能從廠里弄到醬的。
鄰里之間的這種人情往來,是屬于這個時代的特色,他還是不太想去破壞。
等以后都住上了高樓大廈,只剩下冰冷的感覺。
晚上洗好以后,將港島的信給拿出來,在那里看著。
內容倒不是很多。
現在港島那邊的房地產在快速復蘇,房價開始飆升起來。
鑒于他上次給陳子昂的錢買了一部分地的股份,現在錢有些緊張了。
而陳子昂合作的那個電子表生產也已經開始大批量的出貨了,也已經開始有些回本了。
黃秋靜在問接下來的操作。。
看完信以后,楊小樂在那里琢磨著。
自己不過去的話,還是不太方便。
想找一個賺錢的小生意都不是很好找。
之前按照他的吩咐,弄了幾家鬧事,開了五家中介,但是因為這是新的產業,信任度不是很高,生意也是馬馬虎虎。
琢磨了一會,開始提筆寫信了。
翌日,正常去上課。
早上的時候,房國平又開始提到了前天說到的減少糧食定量的事情。
看了一下下方的學生,清理了一下嗓子,說道“現在機關單位、廠礦、街道都成立了糧食整頓辦公室,學校也不例外,本來按照規定,我們學生是不用減少定量的。”
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鑒于現在國家困難,我們學生作為這個國家的一份子,也需要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當然了,這一切都本著自愿的原則”
“所以,下面發放一個表格,每個人將自己的姓名和愿意減少的定量寫在后面,到時候交上來。”
而此時底下的人也在那里議論紛紛。
劉解放看著旁邊的楊小樂嘀咕了一句“哎,小樂,看來是擋不住了,我們報多少”
楊小樂琢磨了一下搖搖頭“不知道,看看其他人吧對了,隔壁班級呢”
聽到這話,劉解放頭低了一下,低聲說道“三班的不清楚,二班的聽說都是兩斤,那些填了半斤,一斤的,他們班主任都叫去談話了。”
說完,四下看看,問道“你說老房一會,會不會把我們報少的人也給叫去談話”
王學武也是湊了過來低聲說道“其實,我感覺一斤差不多了。我這一天吃了飯,中午睡一覺,還沒到學校呢,都拉出來完了。”
李海棠扭過頭來參與了討論“我感覺一斤差不多了。小樂,你說呢”
聽到幾個人的對話,楊小樂有些不置可否。
既然是上面下來的任務,房國平就算不想,也會把人叫過來談話的。
因為這個關系到他以后的前途。
如果別的班級都是兩斤,他們班級參差不齊的話,說不定這個班主任就給拿下來了。
楊小樂剛要說話,就聽到有人積極發言了。
只見馮少華接過單子,說道;“房老師,我是班長,應該起到積極表率的作用,我先寫,我是兩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