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貸款買的五百間房子,欠著銀行一屁股債,足足有幾千萬。
現在好了,房價暴漲,還了貸款以后,這四百間房子現在都是他的了。
這也是因為自己有后世的經驗,不然的話,褲衩都虧光了。
所以這段時間的書信來往十分頻繁。
有時候,他甚至還回去京都飯店直接打電話過去,指揮著。
現在房價又跌了30,
而且平穩了足足有兩個月的時間,那邊來信,問后面怎么操作。
不止是這個,還有兩件事情,那就是自己寫信要求那邊弄一個和肯德基差不多的快餐店。
以及他當初設想的中介。
他可是記得當年肯德基第一次進入港島的時候,可是幾個月的時間,關了所有的門店,灰頭土臉的離開了。
具體時間他是不清楚。
好像是七十年代。
現在港島那邊遍地都是小吃店,但是沒有任何一家品牌的快餐店。
所以他讓那邊找人研究一下,附和港島口味的快餐。
現在那邊已經研究出來了。
瞧不起快餐
低端了
現在還沒有進入互聯網的時代,沒有到金融大爆發的年代。
港島的經濟支柱還是紡織業這種低端產業。
弄高端的,他可弄不了。
主要是這種小吃店,只要做好了,來錢那是真的快,而且還都是現金流。
萬一自己弄到一些“特俗”的錢,還能從這些店走一遍。
很適合自己這種不在那邊的操作。
房子是自己的,風險又小了很多。
模式就照搬照抄后世的集中加工配送模式。
還得找洋鬼子代言。
沒辦法,現在的港島洋人是一等人,他們不吃,港島的人就算口味合適,也會感覺是低端產品。
就像當年肯德基進入內地,為什么這么火爆
因為這是洋玩意。
至于中介,這種新的東西,也不知道在那里合適不合適。
只有試過了才知道。
所以當初買房子和拋售的時候,都會在相近的地方留兩家店鋪,一家用來做快餐店,一家用來做中介。
光靠房子漲價,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還是不行的。
楊小樂看完來信,沒著急回復。
琢磨著是時候再去那邊一趟了,畢竟自己的資產都掌握在黃秋靜的手里,雖然有外面專業的審核部門定期審查。
但是也保不準會出事情。
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在學校里上了一天的課。
抽空將信給寄了出去。
晚上放學,他沒著急回家,而是直奔那個女理發師家里去了。
他想看看結果怎么樣
來到大院這邊,沒想到大哥他們居然都在。
有保衛科的人,也有派出所的人。
“沒想到啊他們家居然是這樣的人,居然是個小偷。”
“是啊,平時她都挺好的啊,對誰不是客客氣氣的。”
“嗨,那肯定是裝出來唄。以前啊我就發現她”
旁邊的人有人在那里議論紛紛的指指點點。
有人馬后炮,發表著自己的觀念
墻倒眾人推。
楊小樂聽了一會,沒說電臺的事情。
不知道是不是沒發現。
大哥看到他過來,打了個招呼從人群里走了出來;“你怎么來了”
“哦,我這不是好奇今天有沒有什么進度,過來看看嘛怎么樣”
楊小樂看著屋里的情況在那里說著。
大哥見狀四下看了看,低聲說道“沒想到真是那邊的人,電報機找到了,你真的太厲害了,要不是你,我們都想不到這么多。”
聽到這話,楊小樂疑惑了一下“那怎么還按偷竊來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