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飯,大哥一家人回自己家去了。
喜子則是將他拉到了自己的房間。
房門一關,喜子便著急的問道:“二哥,你剛剛說能把我們一家都弄到城里來是怎么回事?我都回不去,何況是秀蓮。”
楊小樂坐在那里,給他遞了一根煙。
點著以后,這才問道:“我記得上次你說過,趙秀蓮上過高中對吧?”
“嗯,是啊!她是農村戶口沒在縣里找到工作就回來教村小學了。怎么了?”
楊小樂搖了搖頭:“沒什么,就是問一下情況,她擅長文科還是理科。”
“她擅長理科吧!怎么了?”
楊小樂聞言點了點頭。
想要不通過關系把喜子一家人弄到四九城。
唯一的辦法只有上大學。
好在趙秀蓮上過高中,哪怕現在沒學到太多的東西,但是還是學了一些。
以前對第一屆高考好奇,上網查過。
這個時候就分文理科了。
他記得,當年一本錄取線每個地方不一樣,河北文科330分,理科350分,位居全國最高。
最低的只要200分就能上一本。
當年四九城的一本錄取是在260分,而清北的錄取線是350分左右。
是的,在這個時候不是全國最高的分數線。
很簡單?
其實很難。
因為總分是400分。
文科是:語數政+史地。
理科是:語數政+物化。
各科都是100分。
英語30分,但是不計入總分,只對外語系的的學生有要求,而且還只是參考。
他不要求趙秀蓮考入清北。
只要能超過四九城二三十分,就能報考四九城這里的其他大學。
如果分數高的話,自然更好。
而且他還知道一個事情。
當年每個人考試的分數都很低,數學平均分好像只有十幾分,當然了,高考高分的也有不少。
其實可以提前努力的。
政治這一科,其實只要努力,大部分都不會太差。
語文考試100分里面作文70分。
努力一下也問題不大。
剩下的就是數理化了。
這方面他不是很擔心,因為他有一本禁書。
數理化自學叢書。
這是他早就留著的。
而且他還有不少其他相關的書本,就是為了將來能用的上,高中課本自然也不會少。
要知道,當年那些考試的人都是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突擊以后考入大學。
不乏許多初中水平的人。
這本書算是功不可沒。
只是這書發行的很少,絕大部分都沒有買到這本書。
聽說買到的,大部分都考上了大學。
至于真假就不清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