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你斷定我會需要你的力量”
在龍神簡潔明了的揭示下,羅蘭很快理解了自己金手指帶來的前因后果,與那個正在朝著世界奔來,奪走了無數契靈的敵人真面目。
一切都源于那條{蛇}想要死亡的想法。
它所擁有的境界與力量都遠遠超出羅蘭認知中的全能。
可是
這份全能卻反而限制了對方想要死去的想法。
這一概念太過單薄,根本敵不過它自身的可能性。
因此,無法將希望寄托于更強的存在不留后患的將自己消滅之后,蛇用自身的全能開始另辟蹊徑。
既然單純想要死去的想法太過單薄,根本媲美不過這份全能,那用這份全能灌溉出來的可能性殺死自己不就好了嗎
為此而生的存在,就是自滅因子。
這是一種自我致死沖動,比如站在高樓頂端就想跳下去的沖動,拿了刀子就會想割手的沖動。
雖然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不完美的特征之一,可在羅蘭看來,這才是生命的真諦。
沒有畏懼的人是無法前進的。
畏懼越是可怕,越是具有壓迫感,在克服它之后所誕生的勇氣才越是高貴耀眼。
在面對最強的時候,在把生命放上賭桌的時候,羅蘭不止一次的感受到隨著心臟的跳動,像蛛網一樣一點點編織起來的恐懼。
但正因為有恐懼之網的存在,他才能將拋棄所有雜念,將渴望與覺悟徹底化為自己的東西。
那是必須跨越的荊棘,卻也是正走在道路上的證明。
如果沒有這份恐懼,人類,生命,早就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到了{蛇}的層次,將體內一切不利于己的概念具現化之后,便會誕生出以殺死自己為目標,與自身息息相關,卻又完全獨立的新生命。
這個新生命可能會因為環境,經歷而產生與自身不同的理和人格,但始終都會追逐著殺死自己這一使命。
并且因為本質上是同樣也是{蛇}這一特征,所以只要宿主存活,自滅因子就怎樣也不會死去,借助無限的可能性,最終甚至會成長為比擬自己的偉大生物。
不過,這種想法雖然聽上去十分靠譜,可依然有著一個必須突破的限制。
自滅因子所擁有的可能性依然是來自于本體的,即使成為了與本體力量相若的存在,但依然無法實現讓{蛇}徹底死去的要求。
就算{蛇}故意借助自己的力量,以摯友,仇敵,或者戀人的身份在這一過程中全心全意的幫助自滅因子實現殺死自己的目標,能成功演變的概率也微乎其微。
但顯然,{蛇}還是握住了那次偶然,成功到達了多元之上的無限。
向死而生既是超越的捷徑,也是最好的歸途。
至于{蛇}最開始的目標是借助死亡突破限制,結果不小心玩脫了,還是真的一心求死,羅蘭就無從得知了。
在超越了它的自滅因子付出的努力下,它獲得了甘美的安樂死。
正因如此,它死去時才沒有引起任何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