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種方案意見不同,第三種方案幾個人都認為不值得考慮,能源網絡哪怕四分之一的資產也得幾個億,幾個人知道,以王仁智的性格,他不會投那個資。劉晨宇離開綏江之前交待過手下三人,果汁生產過程中的廢料一定加以利用,恢復綏江能源網絡是王仁智的事情,生產能源的設備是公司的事情,一定要根據現場情況設計出匹配的設備。
陳賢等人為此爭辯不休,各自都認為自己的意見正確,王仁智始終沒發表意見,他心里從開始就否決了這三種合作方式。不為其它,因為他無法湯禹均等人附帶許多要求,比如財務監管、后家洼能源調度分配等,都需由綏渡方面為主,說白了就是綏江能源經營由綏渡控制。
思索良久,王仁智阻止正在爭辯中的幾人道“咱們自己先不要爭,我認為你們都被對方帶入誤區,你們不妨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為何甘愿忍受巨額損失,做出這么大的犧牲值不值得”
陳賢與對方不止一次打交道,多少比別人了解情況,因此率先說道“他們也不想放棄這部分資產,因為投資綏渡那邊的能源網絡,不得不把重點從綏江這邊轉移過去,隨著綏江經濟日漸衰落,這里的能源網絡不但沒有收益,而且年年需投入資金維護。湯禹均在橫川多地投資經營能源網絡,綏江的形式每個人都很清楚,早晚有一天會血本無歸,作為第一大股東他主張徹底放棄,但是對本地一些小股東來講就是最后一絲希望的破滅。湯禹均的目的很明確,綏江這部分資產唯一的作用是確保后家洼至綏渡的輸能線路通暢,只是他不能太過分,必須考慮哪些小股東的利益。”
楠楠道“維護線路通暢是必須確保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要么利用能源網絡賺取利潤,要么把利潤拱手相讓后得到能源網絡,成為綏渡能源網絡旗下的子公司。這樣一來,無論如何對方的主要目的得以滿足,能源網絡成功也罷,不成功也罷,和他們無關,還無償得到一段時間的免費維護,他們當然值得一試。”
陳賢道“感情不管咱們如何,都在給人家忙,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筆巨額資產,其實沒多少利潤,既然這筆買賣沒多大油水,依我看不做算了。這么大一筆資產,盤活恢復的投入的資金少不了,沒兩三年別想賺回來,老大咱們別為這個傷腦筋了,明天干脆不談了,我去給湯禹均回話。”
陳賢率先打起了退堂鼓,娜娜和楠楠認為應該做這筆買賣,聽陳賢報出湯禹均這個名字,王仁智聯系起湯禹臣,估計倆人應該來自一個家族。經過一番辯論,眾人總結后一致認為,對方的主要目的不在這筆資產,在于利用在部分資產確保輸能線路,這筆巨額資產是吸引投資的誘餌。任何人也不會輕易放棄這筆資產,而王仁智又恰恰需要利用這部分資產,果汁廠的廢料不可能不加以利用,滿足自身需求后一部分用不了的能源得推向市場。
因此對王仁智來講綏江能源網絡必須恢復正常運營,他要求娜娜和楠楠在談判中抓住有利因素,盡量多爭取利益。對方越是急于從綏江脫身,就越不能讓他們達到目的,鑒于能源網絡如今依然在綏江有人維護,因此雙方必須共同經營綏江能源網絡,注資這方面可以適當讓步。陳賢作為能源供應商,對方有求于他,因此利用這個身份,在談判關鍵問題上給對方適當施加壓力迫其就范。
王仁智沒給娜娜兩人委派硬任務,又有陳賢暗中相助,因此兩人比下午參加談判前心情輕松很多,大可以做出一副談判成與不成問題不大的樣子,把壓力施加在對方身上。晚上休息前大家心里都很輕松,下午對方開出的條款本就可以接受,現在對方依然不需注資,只不過繼續主導經營,沒能達到成功脫身的目的,困難應該不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