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就在劉晨宇這里用了簡餐,下午在劉晨宇陪同下去生產車間看了看,和技術骨干交流后又出現新問題,即便購置回來大型設備,原材料以及成品庫房和安裝設備的場地都存在困難。周圍大多是同類型的小企業,即便人家答應搬遷也牽扯到很多困難,政府協調征地、能源網絡申請供應能源額度,還不如自己搬遷方便。
短時間內擴大產能這條路基本上行不通,只能另考慮其它辦法,回辦公室的路上,楠楠小聲詢問劉晨宇道“不知劉老板可曾聽聞過川江通達橋梁設備制造廠和金鑫冶煉廠,這兩家企業是否可以滿足劉老板的供貨標準”
劉晨宇聽后道“如果是川江洪災之前,這兩家企業可基本滿足我們的需要,人家可是資產過萬億的大型企業,我們這種小生意那高攀得上人家。可是聽說這次洪災給這兩家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不知道恢復的如何,不過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現在恢復生產的話,估計有可能滿足我們的部分需求。”
王仁智聽后眼睛一亮,當即道“劉大哥,你也別在這里估計了,趁現在時間還來得急,你趕緊回去安排技術人員,明天一早出發前往川江考察,去橋梁廠實地看看不就啥都清楚了嗎最好把圖紙資料帶上,如果沒有合適的成品,還可以根據需要現場訂貨。”
劉晨宇聽后看了眼王仁智,然后問道“你沒發燒吧咋說起胡話來了我剛剛才說過,人家壓根就不和我們這種小企業往來,小生意根本入不了人家的法眼。即使洪災損失慘重,剩下的破爛也值個幾千億,恢復生產之后小生意也得上千萬,你想想我這里一年下來產值才多少聽梓華講你在這次洪災中給川江做出很大貢獻,我又不是不清楚你的實力,你在川江的資產頂天五百個億,問題是你和橋梁廠沒有業務往來,說不上話。”
王仁智道“你別在這里和我啰嗦了,告訴你一件事情你就相信我了,實不相瞞我如今是橋梁廠的第一大股東,這可不是在說胡話啊,楠楠可以給我作證。”
王仁智的話把劉晨宇驚的半晌沒說話,這個消息太過震撼,橋梁廠可是一萬兩千億股的大型企業,第一大股東少說也得手握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就算一文錢一股百分之二十也得兩億四千萬金幣,何況橋梁廠股價最低也在兩文以上,王仁智賭的可真狠,楠楠道“主子確實是橋梁廠的第一大股東,但承諾自己不競爭橋梁廠董事長大位,橋梁廠現任董事長欠主子這個人情,他能駁主子這個面子嗎”
聽了楠楠的話,劉晨宇當即說道“這就好辦了,你們倆等我二十分鐘,容我去安排一下,明天一早出發。”說罷把兩人撂在一旁,自己邊走邊拿出通訊器聯系人。
兩人等了半個多小時,劉晨宇才從遠處回來,來到王仁智面前說道“我就不去了,這里離不開,我這里挑選了十四個人,都是工程技術人員,包括質量鑒定人員也一同前往川江,可以從川江直接發貨,我這里今晚整理圖紙資料,明天帶上圖紙資料出發。”
王仁智道“我就不和劉大哥客氣了,麻煩明天劉大哥把人送到機場,今晚我這里就定明天直達川江的機票,其他事情等我從川江回來后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