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舒雅等人向四下放眼望去,哪有住宅和店面,只有寬闊的主干線和與之交匯規劃中的街道,不是王仁智介紹,真想象不出廣場周邊街道的情形。露天舞臺前邊大約五米高,后邊則大概七米,這座規劃中可容納五千人在此生活的五層樓房半地下半地上,出入樓梯口位于舞臺后邊。
談起年底紀念川江抗洪一周年,就得談灣南舉辦篝火晚會燃放焰火的事情,正事因為篝火晚會非常成功,因此當晚蘇潤民和錢星瀚研究決定今年舉辦紀念活動。兩人一致認為灣南匯聚的基本上是川江洪災損失最為慘重的災民,對洪災感受最深,因此在灣南舉辦紀念最具意義,就此確定由灣南鎮負責組織籌備。
白曉麗夏雪梅目前就在舞臺下組織人員排練,大部分演職人員來自灣南,一部分演職人員是夏雪梅從各地邀請圈內朋友,這里也是灣南鎮目前居住最好的地方。一個半地下的建筑竟然還是灣南目前居住環境最優越的地方,怪不得王仁智不讓自己晚上在灣南留宿,
宣舒雅本打算下去實地體驗一下是什么感覺,王仁智以怕打擾排練為由勸阻,另外怕下邊通風不好空氣污濁難聞,實際上他是為了不泄露宣舒雅的身份。這里有不少夏雪梅邀請的圈內朋友,她們常年為國家聯盟富豪演出,其中很可能有人認識宣舒雅,溫保民設計時仿蜂巢設計,不但通風很好并且冬暖夏涼非常舒適。
舞臺上視野很好,廣場周邊一切盡收眼底,當初規劃王仁智親自參與,溫保民崔詩榮夫婦主導,眼下雖然尚未竣工,但廣場及其周邊效果已經初具雛形,經王仁智介紹很容易理解。之后王仁智帶著眾人登上幾百米外的一個山包,整體俯瞰廣場及其周邊,遠處剛走過通往灣南的道路以及大湖盡收眼底。
這時娜娜聯系桃芳,詢問他們一行人的位置,她那邊已經備好晚餐,得知后一行人便立即動身與娜娜匯合,李載想和苗冬雪在那邊等候一行人共進晚餐。離開廣場后看見道路兩旁猶如貧民窟一般,女官試探性的道“想不到川北國的底蘊這么雄厚,小半個國家遭難,竟然還有資金給灣南投資這個臉面工程,王老板在川北國影響力不小啊。”
王仁智道“影響力談不上,不過川北國確實有些底子,不然的話恐怕這次洪災真抗不過去,王某在川江謀生,理應盡自己一份力,通往灣南的道路都是灣南自行投資,灣南的廣場還指望川北國投資嗎”
宣舒雅等人確實不理解,為了給川北國撐門面,王仁智已經舉辦過一次篝火晚會,燃放焰火難道不花錢為了舉行紀念活動,投資這個廣場可是數倍與焰火晚會,他這是為何。有李載想在場,給宣舒雅等人介紹灣南的事情就用不上王仁智了,李載想從當初規劃到后來實施,統籌安排都是他負責。
當晚李載想就在由幾個板房組成的鎮公所內結合地圖給宣舒雅整體介紹灣南現狀,王仁智和苗冬雪等人作陪,宣舒雅等人聽后非常震撼。一路上眼見灣南和難民營無異,不曾想養殖場家禽家畜存欄竟然以幾十萬計,并且這幾十萬還是種苗,養殖場規劃存欄竟然以千萬計。僅僅是半年時間,灣南已經成為川江周邊醬菜生產基地,川江目前市場上近六成的醬菜及豆制品來自灣南鎮,每日運抵灣南的各種原材料不低于十車約二三百萬斤。
王仁智的目標是把灣南打造成為川江蔬菜副食品基地,李載想說的很難令人相信,不過是真是假明天實地看看自見分曉。不過宣舒雅等人明白一點,整個灣南鎮確實本著先生產后生活的原則,王仁智確實考慮到灣南環境太差慢怠客人,并不是試圖隱瞞什么東西,大伙很難理解為何六十幾萬難民情愿留在灣南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