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丹連續兩次表達對自己的不滿,王仁智感覺她分明情緒有些不對頭,恐怕不僅僅是自己兩天沒照面,應該還有其它原因,還是先穩定她的情緒再說,于是開口道“現在討論的是采取那種戰略對我方有利,盡量減少我方傷亡損失,必須考慮周全,適當擴大范圍有何不可常言道兼聽則明。倒是你現在的情緒比較急躁,這是大忌,別忘了你的身份,以你現在的狀態,你應該少說話,以免干擾他人,你的言行對大家的影響你考慮過嗎”
行軍打仗稍有不慎便會出大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并不少見,嚴在明三方敗于磐石軍之后,三方不知不覺成為云蘭附庸,王仁智離開云蘭后磐石軍幾乎由陳蘇丹領導。正是因為如此,陳蘇丹的一言一行影響很大,王仁智不在乎陳蘇丹有損自己的威信,他不能容忍陳蘇丹情緒化干擾大家。
汪檀嘯道“不會的老大,這兩天諸事不順,嫂子著急很正常,倒是你不在的話也無所謂,弟兄們沒指望,可你在云蘭卻放著最重要的大事不管不顧,這就說不過去了。你別以自己不在行找借口,你是磐石軍的主心骨,你只需坐在這里,哪怕一言不發,準保情況大不一樣,弟兄們是不是”
蔣希如道“這還用說嗎秋季大會操的成績就是證明,不是老大強調以實戰為準繩,嚴格鍛煉單兵體質,那能取得佳績對了老大,今年的秋季大會操還去不去”
張唯清道“去什么去怎么去時間恰好不合適。”
汪檀嘯道“為啥不去要我說一定要去,哪有臨戰時把一個連精銳派出去參加秋季大會操的道理可以起到麻痹對方的作用。”樊田高也表示應該去,他擁護汪檀嘯的意見,磐石軍參加會操的可不是什么精銳,而是實實在在的成建制參加會操,但各方參加會操的普遍是精銳和臨時組建連隊,甚至是專為會操精挑細選后訓練幾年的連隊。
話題忽然轉到秋季大會操并且引發爭論,王仁智道“都打住,啥叫這兩天諸事不順說說有哪些不順,秋季大會操和你們在座的無干,邢凱那邊難道有人嗎”
樊田高等人聽后不免暗嘆又讓邢凱撿個便宜,老大反應快,這么安排確實是一舉兩得,樊田高代表大伙把采取的戰術分歧講解給王仁智。之前有六七種意見,經過辯論后現在還有三種意見,樊田高、蔣希如、嚴在明認為大軍分為兩個重兵集團,采取鉗形攻勢一舉擊垮敵方主力。然后在幾個戰略要地駐扎重兵設為大本營,每個大本營分多個小股部隊搜索殘余,令敵方沒有立足之地,只能設法突圍逃之夭夭,陳蘇丹也傾向于這個戰法。
陶欣然屠曉宇和張唯清認為應當針對敵方特點,進入草原后分兵多路,拉網般尋找敵軍作戰,憑借武器裝備以及兵力優勢,逐個殲滅敵方勢力,絕不能滿足打殘而是務必全殲。汪檀嘯認為大軍進入草原后,應該直奔西部占據要地,堵截敵方逃往無人區道路,然后一部分駐守,另外兵分兩路殺個回馬槍,擺出一副長期在草原駐扎的架勢,逼迫敵軍為了護衛巢穴不得不戰。
樊田高等的戰術走的是聯盟軍的老路,敵方抵敵不過勢必和原來那樣,不是逃往深山無人區暫避鋒芒,就是化整為零設法暫時逃離草原,求的是擊潰敵軍。張唯清等的戰法沒考慮到四方聯軍沒有這個能力,偌大的草原很難奏效,并且還可能給敵方可乘之機,有被敵方集中兵力打掉一路甚至多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