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映皓清楚討敵檄文的威力,草原民眾長期被成氏欺壓,苦于無力反抗,誰不想過安穩和平的日子這時他也顧不得忌諱,開口問道“請問閣下是什么人能否代表四方聯軍”
王仁智也不掩飾自己身份,道“想必閣下知道磐石軍吧鄙人就是磐石軍最高長官,在下姓王名仁智,此次組織聯軍就是以在下的意見為主。”
成映皓聽后半晌沒說話,呆坐在原地,上次入侵羽紗而歸,首次戰損比高于敵軍,據說就是遇見了磐石軍,并且磐石軍是倉促迎戰的情況下。磐石軍僅以兩萬多人完勝擁有三十萬人的三方聯軍,去年秋季大會操時取得佳績,看來這次成氏遇見對手了,并且很可能是個難以戰勝的對手。難怪上午談起聯盟軍也是成氏手下敗將時王仁智毫不在意,輕描淡寫的來了句“聯盟軍很厲害嗎”
以前成氏屢屢入侵得手,和青山三方相互間勾心斗角有很大關系,如今三方被磐石軍所迫組織在一起,無論是從人數還是武器裝備以及戰斗力,都已經強于己方,這是成映皓的觀點。磐石軍這招太過毒辣,一紙討敵檄文可抵一支戰斗力強悍的大軍,最狠的是從內部瓦解己方軍隊,成映皓明白這次青山之行難以達到目的了。
雙方底線差距過大,成映皓僅代表其父成海江,無法代表其他叔伯,當天帶著討敵檄文返回匯報情況,結束了雙方首次談判。此次青山之行對他來講頗有收獲,獲知聯軍核心是磐石軍,也是磐石軍發起的這次行動,原來川康三股勢力現在應該已經成為磐石軍附庸,提前得到討敵檄文。
與成映皓相比王仁智得到的很有限,成氏所屬各自為政不是什么秘密,只不過這次算得以證明,另外從成映皓的反應分析,明白討敵檄文確實是件利器。成映皓和王仁智分手時已經不是剛見面時那么傲慢,從他的言行分析,成海江確實可能存在棄惡從善的愿望,當然也可能因為懼怕聯軍實力在拖延時間尋求變數。
七月十八日,武器彈藥到貨后聯軍對各界宣布討敵檄文,同時加緊訓練,國家聯盟各國以及各方勢力大多聲援聯軍,希望聯軍大獲全勝還草原一片安寧。似這種輿論一邊倒的情況極為罕見,可見成氏罪行累累不得人心,聯軍同時也得到情報,成氏組織大軍構筑工事,試圖把聯軍攔截在草原東部。
早已經返回云蘭的陳蘇丹再次來到青山,催促王仁智盡快動身前往熊背梁,聯軍發起進攻還有幾個月之久,王仁智沒必要留在青山,熊背梁更需要他。七月二十二日中午,邢管家悄悄稟告王仁智,成映皓再次請求與聯軍見面,嚴在明希望王仁智能夠出面,談判地點仍然在上次那個小旅店,時間約定于明天下午。
對于成氏王仁智并不抱什么希望,討敵檄文態度非常強硬,首惡必懲脅從不咎,成氏核心十兄弟豈能甘愿束手就擒何況成映皓只是十兄弟其中之一,不過他出于希望減輕聯軍損失為出發點,還是于第二天午飯后前往小旅店赴約。
雙方談不上有何交情,本就是分屬兩個敵對勢力陣營,再次只是淡淡的打個招呼,落座后成映皓問道“請問閣下今年有多大歲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