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汪檀嘯又對古繁雄道“你急的什么眼啊,來來來,你先坐下陪老大聊聊川康現狀,我召集幾個弟兄下午在會議室和老大見個面,談談各口的情況,不和老大先談點正事,晚上的酒你能喝到嘴里嗎”
古繁雄身為軍方中堅骨干,對磐石軍基本情況了解雖然不比樊田高汪檀嘯等高層,也不一定比王仁智多,但他談的東西汪檀嘯也不一定清楚。經過幾年發展,陳蘇丹已經給自己放手,不再把精力用于事業方面,華亭、川江、云蘭等地主要由陳鼎新和鄧文鑫負責,不是遇見很難決斷的事情,幾乎不驚動陳蘇丹。
王仁智也把權力交給桃芳三人,誰也不清楚他一天到晚心里想著什么,不過關于軍方他從未放松,發生稍微大點的事情他沒漏過一件。由于這是一支非常年輕的武裝力量,擴張速度極快,因此幾乎每隔一兩年編制就會發生很大變化,稍有疏忽他這個總司令很可能不知道所屬軍隊數量及編制情況。
磐石軍如今在云蘭設一個司令部,司令部所屬機關以及后勤醫院主要分布在云蘭以及周邊地區,磐石軍第十一軍駐扎這此,軍部與司令部在一個大院。張唯清率第二十一軍駐守大草原,其中六十三師負責機場防空任務,六十二師駐守機場以及周邊,拱衛機場安全,六十四師分別駐扎草原各地,其中192團就在金凱悅對面的荒漠駐守,卡在青山與大草原的咽喉要地,另外負有保護金凱悅之責。
三十一軍以營團為單位駐守各地,等于填補了以前的真空地帶,山口縣駐有一個團,山口縣雖然因地勢較低不利于防守,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一旦有事該團可迅速前凸搶占要地。當初磐石軍內部對此頗有分歧,一部分認為應當以云蘭為界,十一軍和三十一軍分別負責南北兩個方面,另一部分人認為十一軍作為磐石軍主戰力量不宜分散兵力。
誰也沒想到最終令雙方妥協的居然是平語涵這個醫生,她提出三十一軍以純陸軍為主,不設通訊雷達飛彈工兵等技術兵種,招募的新兵全部編入三十一軍。眾高層頓時如醍醐灌頂,平語涵分明告訴大家,三十一軍負責維護地方治安,同時負責新兵訓練,合格后的兵源才可轉往另外兩個軍,另外兩個軍才是磐石軍的主戰力量。
汪檀嘯安排好下午的事之后重新拾起剛才的話題,這段時間他都在研究這個問題,他認為經過兩場大戰后川康內部已經安定,磐石軍的任務是防范外部勢力入侵。與磐石軍逐年不斷擴軍相反,青山三地這幾年始終在裁軍,把那些準軍事力量幾乎完全裁撤,近二十萬勞動力回歸川康各地。
隨著川康經濟復蘇,外部勢力不斷進入川康,一旦發生戰事,無論是川康本地還是外部勢力勢必逃避戰亂,只有磐石軍足夠強大才可安定人心避免發生難民潮。以川康目前現狀,北部與川北國接壤,但交通狀況不利于軍隊集結運動,加之川北是個小國且國南北狹長,不是防范的重點。
南部有均賢方面坐鎮,雖不是很讓人放心,但一部分運輸靠航運,缺少利于運輸軍需物資的碼頭,幾個小碼頭又分的很散,陸路地勢又有很多利于防守的地形,因此誰都需考慮付出的代價能否承擔得起。山口縣地處要道,但地勢不利于布防,僅僅守住山口東面的交通線,確實無需重兵,但也等于被敵方切斷了川康與外界的聯系,汪檀嘯認為必須前凸至魯甸,才可確保川康與外界的交通線。
山口東面雖然是是三個小國,但和平時期川康沒有理由在他國駐軍,只有發生戰事,川康才可有理由,不過山口是東部一百多公里的山路,與魯甸盆地邊緣還有一百多公里。打仗很大程度上打的是后勤,僅靠磐石軍的力量沒有這么大能力,武器裝備修筑防御工事等等,必須依靠動員民間力量才可在短時間內完成物資運輸任務。
汪檀嘯認為現在的磐石軍還不能完全取得各方信任,因此一旦發生戰事,各方勢必自顧自的從老店均賢方向逃避戰亂,屆時軍方很難征集到足夠的運輸工具。汪檀嘯以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為論據,判斷三年后民眾隨著磐石軍實力的增強,川康經濟復蘇整體實力得以積累,磐石軍才有可能在民間的幫助下迅速前凸搶占有利地勢,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