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康的事情沒個著落,大河實業又得忙一氣,沒想到山南又湊熱鬧,王仁智白天和羅家業鉆進書房清早和晚上在外邊漫步,兩天沒和朱語敏竇勝秋見過面,總算搞定了羅家業。對羅家業王仁智沒有任何隱瞞,把自己的計劃原原本本對羅家業和盤托出,談判中不會一味讓步,該謀取的利益會盡可能力爭,道義上國家聯盟、聯盟軍、國家聯盟軍委會都是上級權利機構,不能蠻干使直屬集團軍落于下乘。
軍委會是國家聯盟軍事職能部門,統領國家聯盟所有軍事力量,試圖把手伸向沒有背景的直屬集團軍,軍委會手伸的太長顯然過于逾越,勢必引起聯盟軍甚至其他各方武裝力量的抵制,這個先例不能開。直屬集團軍名義上屬聯盟軍管轄,聯盟軍所屬在何地調動駐扎軍委會無權過問,這屬于聯盟軍的內部事務,委托辦公廳出面應對軍委會,經驗老到的辦公廳絕對不會放過借助各方武裝力量的機會,直屬集團軍是在為所有武裝力量利益與軍委會據理力爭。
羅家業贊同王仁智的安排,辦公廳眾手下經驗老道,在軍方頗具人脈,軍委會本就越權,搞定軍委會沒什么難度,其實羅家業在昭化時就已經與部分軍方溝通過,明白軍委會只是想湊熱鬧,希望軍委會能間接掌控直屬集團軍。王仁智打算把國家聯盟交給朱語敏應付,國家聯盟要求緝捕山南的逃犯,有了麻崗鎮的經驗,山南所謂的逃犯在王仁智眼里都屬山南的勞動力,不過直屬集團軍可確保進駐山南后山南是逃犯的禁地。
羅家業多次往返莊園,自然清楚目前戰俘和山民是主要勞動力,四萬大軍入駐無需從外地調撥物資,這是戰俘和山民辛苦勞作的功勞,他也很清楚山民中潛藏著許多逃犯,羅家業心里有些膈應,但明白將來山南需要大批勞動力,需要留住那些逃犯。關于軍委會和國家聯盟用的時間比較少,軍委會比較好辦,國家聯盟稍微難辦一點,畢竟直屬集團軍有協助國家聯盟維持社會治安的義務,交給朱語敏和嚴在明等人想辦法去,國家聯盟要的堵住今后罪犯逃亡山南的路,維護現在社會治安,緝捕以前的逃犯并不是目的。
王仁智以答應日昇王國要求為前提,采購日昇王國冷鏈設備和運輸工具,出乎羅家業預料,原本以為日昇王國海軍身上沒什么便宜可賺,沒想到王仁智居然把主意打到這方面。羅家業在第二方面軍任職多年,自然清楚聯盟軍控制的南部山區物資極為匱乏,不然的話退役后他也不會帶領一幫弟兄在金雞嶺經營蔬菜副食品貿易,日昇王國冷鏈設備供不應求,本國市場都屬于緊缺貨,不過軍方出面不算很困難。
日昇王國軍方地位很高,軍方需求基本上都優先滿足,這點遠勝國家聯盟,國家聯盟軍方和外界很少往來,有了冷鏈設備,大量海產品可遠銷內陸地區,海邊廉價的海產品身價暴增利潤頗豐,給日昇王國海軍讓利也無妨。王仁智等于滿足了日昇王國的要求,搞定了日昇王國方面,以羅家業對他的了解,還順帶給聯盟軍補充副食品,自己還有錢賺,可謂是一舉四得,等于擺平了三方,羅家業的態度才有所緩和。
羅家業出自聯盟軍,剩下最后一家聯盟軍他認為很好辦,五年后直屬集團軍征集十萬雄兵沒什么困難,他認為和聯盟軍之間的最大分歧是戰利品分配,直屬集團軍只需提出遵循常規即可,這個要求合情合理絲毫沒有逾越。目前直屬集團軍和磐石軍總兵力約為十五萬五千,川康各方常備兵力約為四十五萬,川康財政難以供養五十多萬大軍,因此川康防衛部正在計劃裁軍,直屬集團軍把這些裁撤的軍隊接手后別說出兵十萬,哪怕出兵二十萬也不在話下。
羅家業的態度令王仁智很是反感,不過他現在已經明白這是所有人公認的事實,軍方同樣信奉的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自古以來成者為王敗者寇,海島爭奪戰比較特殊,戰敗的后果要么戰死沙場要么要么成為戰俘淪為失去自由的奴仆。當然如果取得勝利后同樣收獲頗豐,孤懸大海的孤島戰敗后無路可逃,特別是儲備的物資極為豐厚,這是聯盟軍把出力不討好的佯攻任務交給直屬集團軍的主要原因,細砂島戰備物資大多集中在軍港和司令部周圍。
若說王仁智對戰利品不動心,那絕對是假話,沒有戰利品哪有現在的海軍,四艘護衛艦前兩艘就是分得的戰利品,沒有前兩艘護衛艦就沒有后邊兩艘護衛艦,他現在心里已經有了繳獲戰機組建空軍的念想。但戰爭不是兒戲,為慮勝先慮敗,他絕不會用川康裁撤的軍隊去應付差事充人頭,聯盟軍計劃征集三十萬大軍奪取細砂島,最終直屬集團軍出兵多少還需仔細研究分析后再做決定,必要的話哪怕二十萬雄兵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