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宣德殿中君臣和樂,岳婿融融。
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另一邊
李傕仍在趕來的路上。
張繡作為前軍,受了李傕之令,領著分撥至麾下的八千人,前去與張濟樊稠匯合。
一路上,張繡為了隱蔽,反軍法而為之,專門選擇林中小路和山間窄道,晝伏夜出。
只是越接近渭河,周圍樹木便越少,最后他竟尋不到藏身之所,只能深夜行軍,張繡思慮周全,自知長安城外不見樹木這等不尋常之事,背后定有原因。
他每行至一處四周野草叢生,附近卻突兀空出一片之地,必然要下馬仔細探查,最終發現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
土中殘留火油,本該是樹林,卻被大火焚燒殆盡,只留焦土。
張繡心中愈加慌亂不安。
叔父乃是聽從文和先生的謀劃,夜襲長安,為了隱蔽,極大可能會同自己一般選擇入林而行。
這豈不正中了對方火攻之計
叔父危矣
只是,長安城中到底是何人有如此智慧,竟然能看出文和先生的布置
不,不對,要在長安城外布置如此多的火油,根本不可能是臨時意識到文和先生之計才急著布置出了。
也就是說,那破計之人,提前,甚至可能是預見了文和先生會出的計策
張繡越想,心中越涼。
他還抱著一點希望,那城中之人再厲害,也不可能用幾千人就吃下叔父和樊將軍麾下五萬多人吧
張繡忐忑不已,面上卻不露分毫,依舊領兵向長安行進。
他想象中,過了渭河,見到的場面是
張濟樊稠圍住長安,戰勢膠著,自己叔父可能受了傷,不僅要領兵,還要防備樊稠小人勾結長安背刺。
事實上張繡到達長安東門外,見到了場面是
城門大開,幾隊士卒守在城門口,百姓門進進出出,城墻上一堆守軍,城墻下士卒在給墻涂朱紫。
張繡我叔父呢
我那么多的大軍呢
這他娘的城上城下城外加起來的士兵絕對不止千人吧
還有那幾個修墻的,我怎么越看越眼熟,你們好像都是我們家以前的兵吧
張繡很迷茫,等他讓自己麾下士卒隱藏好,抓了個百姓問話后,他更是直接開始懷疑人生。
什么叫我叔父主動跳反
什么叫我叔父背刺樊稠
什么叫我叔父勸降麾下所有士卒,長安兵不血刃吞下三萬余人
我一定是在做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