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李逵
種平假裝昏迷之時,曾聽出與那老者和謀禍亂長安的,正是他身側之人。
二人言語之間,有提到“祭拜張角”“取郭太而代之”這般身份指向性明確的句子。
由是種平知曉自己身邊定然有黃巾埋下的釘子,雖然不知自己有何價值,值得這些人這般看重。但這卻給了種平一個摸出背后之人身份的切入口。
根據歷史記載,郭太在中平五年二月于白波谷復起,有眾十余萬,攻太原、擊敗董卓大將牛輔。
又聯合內遷于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於夫羅,連破太原、河內等郡,威脅洛陽,到初平元年方才戰死。
然而現在郭太并未被李傕擊殺,雖未能成功挺進河東,卻仍舊占據河內。
后漢書皇甫嵩傳記載“賊帥常山人張燕,乃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寇賊更相交通,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
如果說郭太與黑山軍沒有絲毫聯系,種平是不信的。
那隱藏在他身側之人,能說出取代郭太這樣的話。
很明顯,對方在白波軍中地位不低,他極有可能是張角殘留的嫡系,或者說,跟張角有某種親屬關系并且對郭太的領導有一定的不滿。
眼前的這支黑山軍,正是種平用來探尋那幕后之人身份的絕佳工具。
以典韋的武力,擊敗這幾個黑山軍還是輕而易舉的。
黑山賊們見典韋勢不可當,猛若天神,早就慌了神,大多定在原地,不知所措。
待到典韋沖上前來,才下意識將木槍橫在胸前作抵擋,卻被典韋手中掄圓的鹿尸橫掃。
受了這一擊的幾個黑山賊,瞬間仿若立于潰堤之旁,直面滔天洪浪,根本生不出半分抵擋的力氣,紛紛被擊飛,撞到樹上,或死或昏地倒了一地。
余下幾個不在典韋攻擊范圍內的幸運兒,被這一幕嚇得目瞪口呆,雙腿發軟。
眼見典韋有再攻擊的架勢,“噗咚”一聲便跪倒在地,哆嗦著扔掉手上武器,口呼“愿降”。
“太史令。”典韋扔下手中鹿尸,吩咐身后隨從將這些倒在地上的黑山賊綁了。
自己則揪著一個看上去有幾分機靈的賊人,獻到種平面前。
種平默默收起自己驚掉了的下巴。
“馬上呂布,馬下典韋”,果然名不虛傳。
這種武力,真的是人類能夠擁有的嗎
“爾等埋伏在這林中,可曾見過一孩童”
種平自然不可能當著典韋的面,打探這些黑山軍有關“最近是否有與白波軍合作”的事。
此時心中謀劃,面上卻不顯露分毫。
“孩童哦,是,遇見個孩童,留在草后,不曾害他性命”
那被典韋擒住,獻到種平面前的人,的確腦筋靈活。
他意識到種平是典韋的“上官”后,知道自己若想活命,必然要討好種平,故而強壓住身體顫抖,行禮作答。
種平微微皺眉,此人先是右手握拳,再由左手手掌將右拳包覆,隨即拳眼調轉朝向自己,分明是做足了揖禮。
若僅是如此,種平最多不過將對方當做求過學的寒門子弟,雖然會訝異對方竟會投身賊寇,不過念及當今之世情形,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對方卻是停頓一瞬,拱手前伸而稍上舉,這就不對勁了。
這名為天揖禮,是揖禮的一種,唯有下級向上級,晚輩對長輩,方須行天揖之禮。
周禮秋官司儀“天揖同姓。”鄭玄注“天揖,推手小舉之。”
若非士族,絕不可能會行此禮
“汝何人,行此官禮”種平橫眉冷喝,氣勢全開之下,連身邊的典韋都控制不住,眉頭微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