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平原劉備
種平見那隊兵馬近前,看請清那旗幟上果真是“平原劉”的字樣,忙驅馬迎上。
“可是劉府君”
種平下意識就想喊“皇叔”,幸而反應及時,改了口,可面上卻還帶著些激動神色。
劉備有些訝異,在馬上不便行禮,他松了韁繩,舉手抱拳,“種少府也知世間有劉備嗎”
種平面色淡然,回禮道“府君禮遇下士,客不忍刺,語君而去,平雖在兗州,亦有所聞。”
“原是此事”劉備若有所思。
這其實還真不算件大事,劉備治下有個叫劉平的人,一向瞧不起劉備,恥于受他管轄,于是就派刺客去刺殺劉備。
結果劉備對待刺客太好,刺客不忍心下手,向劉備講了此事便走了。
種平拿這件事解釋自己為何見劉備這么激動,其實有些立不住腳,畢竟這件事的傳播范圍并沒有那么廣,也就在平原有些傳言,說是在兗州聽到的,可能性不大。
劉備并未拆穿,只是難免開始回憶自己是否與這位種少府有過交集。
種平見劉備左右隨侍兩人,一人身量高大,丹鳳眼,因著身高的緣故,總給人種瞇眼蔑視他人的感覺。
臉的確是赤色,但若說面如重棗,還是顯得夸張了些,胡須是真的長,一縷縷飄在胸前,種平瞧著那胡須,感覺比自己的頭發還要順滑。
另一人稍矮些,眼若銅鈴,皮膚并不算黑,虎背熊腰,胡髭根根直立,好似鋼針。
種平想著這應當就是關張二人了吧,只是不知道那后面的漢子又是誰
難道是趙云
容貌倒也英武,可手里沒提槍啊
劉備察覺種平停留在那漢子身上的時間略有些久,便主動開口介紹“此是太史子義,東萊人士,孔北海困于城內,子義突圍而出,至平原求援。”
種平心說自己何德何能,一個sr竟然能站在一群ssr面前。
他對著太史慈點點頭,權做見禮。
“既是同往都昌,府君不如與我等一道”
種平向劉備發起好友申請。
劉備笑道“備卻之不恭。”
曹洪見種平同劉備交談甚歡,心中有些疑惑,照理說這兩人應該不曾有舊,難道是一見如故
他雖看不上劉備一個小小的平原相,但是種平既對這人如此禮遇,自己若是顯得冷淡,倒有些看輕種平的意思。
因此也不多言語,只是勒了勒韁繩,略略領先劉備半個身位,對種平道“自入北海,路上卻好似不曾遇到多少黃巾,少府以為,是否是黃巾主力都在都昌的緣故”
“平亦不甚清楚北海情形。”
種平還有些意猶未盡。
他發現劉備說話不多,卻能很好的充當傾聽者的角色。
像他本來只想同對方寒暄幾句,可被劉備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視著,自己不由自主就有了繼續往下說的欲望。
有時候種平覺得自己講的似乎是些可有可無,沒有營養的廢話,但劉備依舊聽得認真,有時還會趁著種平尷尬停歇的時候發問。
種平更不好意思結束話題,如果說他開始還是因為面前之人是劉備而聊天,現在他卻是真將對方當成了一個好似失散多年的老友了。
“不知壯士可知曉其中緣由”
太史慈耳力超絕,雖在后方,但也從劉備與種平交談的零星言語中,知道種平身份。
此時見種平發問,仔細回想了一番當日出城時的情形,方點頭回復“少府稱我字便是,聽聞攻都昌的黃巾乃是青州黃巾別支。”
“我出城時,亦聽過這支黃巾以中黃太一為號,圍攻北海,絕非是行擄掠之事。”
“或許是欲與襲擊臨淄,齊國的黃巾呼應,故而兵力集中于城下。”
種平心說那這黃巾傳遞消息的速度也真夠慢的,現在兗州的黃巾都投了,這里的黃巾還在青州作亂呢。
不過
種平沒忍住多望了眼太史慈,他還以為對方是純武將,這么看來,這是個將才啊。
幾人交談之間,并未放慢行軍速度。
遠遠已能望見都昌城頭旌旗飄動。
種平等人便先松了口氣,看來黃巾還未攻入城內。
待離得近了,那城下烏泱泱的人頭攢動,將幾個城門口堵的水泄不通,人頭之后是許多破爛帳篷,大約是簡易的營帳。
種平眼尖,望見城門處掛著一具尸體。
這尸體上滿是血污,面目毀損,身下還有一灘血跡,在城頭拖曳出猙獰痕跡。
種平見狀,眉頭緊鎖,“子義可知這墻上是何人”
太史慈挺起上身,瞇眼眺望,過了一會兒,搖搖頭“那人面上盡是刀痕,我也辨認不出其身份,只是,這不像是府君會做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