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衣帶詔這件事一直像一把尖刀般懸掛在他頭頂,他生怕這件事依舊由董承發起,因為按照種輯的性格,定然會參與其中。
他并不看好劉協的衣帶詔,這詔書若是暴露,除了讓曹操大開殺戒,更加嚴密的監控劉協之外,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
當然,若是叫劉備拿到詔書離開許都,效果自然會有所不同
種平突然起身從床榻內側拉出那個被他用來存放錦衣玉帶的箱子,當著許邵的面將用匕首將那玉帶劃開。
冬天的衣物較尋常衣物要稍微厚些,撥開其中的蠶絮,便顯露出一卷極薄的白色絹布。
種平已經不用展開那塊布的,從其背面隱隱露出的墨痕就可以讓他提前知曉結果他手上這份東西,絕非是劉協想要傳遞出宮的那份密詔。
“看來不用勞煩子將先生了。”
種平語氣幽幽,沒想到啊,劉協竟然又一聲不吭地背刺了他一次,他本來還因為想要利用董承做這個出頭鳥而對劉協心中有愧。
現在看來
他吐了口氣,似乎徹底卸下了心中的某種負擔,將那塊布帛展開,看完上面的內容之后,便將它扔進了燃燒著的火盆當中。
白色的布帛邊角被燒得卷曲,焦黃色的幾個墨痕隱隱是尋常新年用以辟邪招吉的紋樣。
許邵稍有疑惑,隨即隱隱領悟到了劉協的謀劃。
想來那真正的密詔應當正在劉備或是伏完其中一人的身上,然而劉協卻選擇將種平推出做了這個靶子,讓所有人,包括種平自己都認為那密詔在他手中
這意味著劉協自始至終對種平抱有戒備,或許從他寫下詔書的那一刻,他就明白種平并不會支持他的這一舉動。
也許正是因為猜到了種平不會主動拆開玉帶查看,劉協才會兵行險招,選擇賭這一次。
許邵想著種平剛剛說的那句話,不用他去拜訪劉備,意思是劉備即將上門
也就是說,真正的密詔在劉備手里
種平內心平靜得仿佛一灘死水,他知道這計策實在惡心。
無論劉備主不主動來找他商議密詔的事情,只要有一天劉備使用這份密詔,那么種平就會想起這段被當做擋箭牌的日子,這一根刺會死死扎進他心里,斷絕他跟劉備深交的心思。
可惜設下這計謀的人算錯了兩件事
第一作為一個穿越者,這么多年,種平的承受力已經崩塌重建又加深了不知多少層,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種平只是對劉協有過同情愛護之心并不是個真正的“忠臣”。
算起來,或許是當初北邙山初見的印象格外深刻,種平大多時候都還是將劉協當做那個躲在草垛背后的孩子看待,而并非是皇帝。
這種程度的挑撥還不至于讓他上心,最多只是給他提了個醒,讓他更加清醒的認識到不能過度依賴上輩子的記憶而已。
無論這詔書在他還是在劉備手里,只要不搞什么簽名,讓種輯的名字出現在上面他就心滿意足了。
現在令種平疑惑的只有一點,那就是這樣大膽又陰毒的計劃,真的是劉協能想出來的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