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要忙的事情太多,又或許是種平已經習慣于這種情緒的沖擊,吳質并未看到種平有什么失態的表現,那日之后也不曾見種平在提起這件事。
現下剛開春不久,種平等人入蒼梧以來尚未感受到傳言中瘴氣的恐怖,但各郡之中蠻族大多聚居溪水丘山之中,日后行軍免不了要入山林,從長遠計,種平還是得將防治瘴氣之事提上日程。
種平記得讀《三國演義》中諸葛丞相七擒七縱孟獲的章節中提到到以韭葉蕓香草破毒氣,用來解煙瘴之毒應當是不會錯的。
對于瘴氣他原本了解的不多,但仔細讀過系統給的《景岳全書》,上面解釋說瘴氣是因為南方濕潤多霧,冬暖夏涼氣候反常而產生的,至于流行的瘴病則應當是指瘧疾,不過不同瘴氣引發的疾病不同,還需要仔細劃分。
這種事情不在種平熟知的領域,自然是專業的事交由專業的人辦,雖說暫時找不來張仲景,但樊阿也足夠用了,種平只負責推說讀過古方,似乎柳樹皮煮水能退燒,青蒿汁對瘴瘧有奇效之外便不再插手,一心一意修水利去了。
算起來,興修水利這種事種平其實也是個外行,奈何現在實在找不到這方面專業人材,種平也只能硬著頭皮上。
幸好之前還讓吳質畫了漓水的水利設施,雖說實地對比的時候發現郁水水道更加寬廣,地勢也大為不同,但到底提供了一些思路,讓種平不至于兩眼一抹黑。
吳質幾人未入交州前,種平為了求穩,只是依據縣中文書的記載帶人將幾處失修溝渠的修好,又將之前所見溝渠交織之地重新修理了一遍,這些先做的總是不會錯的。
廣信附近村莊的鄉老、亭長,里長都按種平的意思重復排查幾遍了本地的溝渠,確保現在所有的溝渠都已經維修完善,可以正常使用,在此基礎上,種平才能繼續愁關于堤防建設的問題。
廣信位于郁水與漓水交匯之處,地勢較低,以種平有效的地理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修建水閘。
正好二水交匯處有兩山對峙,種平帶著霍丘和李蒙順著郁水一路從猛陵走到端溪,四處都查看過,皆覺得不如就在這兩山間修建水閘為妙。
種平仍舊聽不懂本地的言語,依照領路人的口音,大概尋了音韻相似的詞語,將這兩座山命名為
抱熱山與嘗垛山,兩座山都可以采石,若是在此處修閘,一來取采方便,二者修成的排水閘可做橫橋,方便通行。
這工程量不算小,種平心里雖然有打算,但是也不敢貿然下決定,一個人憋了大半個月,好不容易用靈魂畫技搞出了個草圖便去劉備府上商議此事。
劉備府上的仆役大概被交代過,種平剛站到門口,就直接被管事領進了偏室。
幾個月前劉備因為手下可用的官吏不足,特意托國淵寫了一篇文章招攬郡中的有才之士。
盡管交州偏僻,可境中亦有士族,何況蒼梧又與零陵相近,國淵在文中極盡言明劉備求賢若渴,不問出身的態度,又說交州亦為漢土,民眾卻大多蒙昧,不經教化,扯著鄭玄的名頭說什么教化之功制之禮義載諸籍冊,垂名州郡之類的,竟然真招來不少人。
到現在劉備每天還要接待三五個來蒼梧求官的人,有時候縣中諸事繁多,劉備自己還不太能抽出空,不得不讓程秉分出時間來協助。
種平今天來的巧,劉備剛好將今日來拜訪的最后一人送走,正準備和甘夫人一起用飧,聽到種平來了的消息,劉備趕忙將后院缸中養的魚撈了一條,讓甘夫人去后廚燉魚羹,自己則去見種平。
自從知道種平對魚羹情有獨鐘后,劉備特意買了一口水缸放在院中,缸內常備著魚,時常讓甘夫人做了魚羹自己派人給種平送去,也是為了有一日種平上門拜訪,可以直接留他在一起吃飯。
“伯衡這時候來,應當是為了水利之事。”
劉備笑著走進偏室,一把拉過種平的手:“看伯衡的模樣,恐怕這事一時之間難以決斷,不如先與備用過飧食,再細細商議?”
種平本有些不好意思,但確實是餓了,加上被劉備一雙晶亮的眼睛注視著,還沒來得及猶豫就不由自主點了頭,待坐到了席上才后知后覺開始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