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良隨即就講述了袁渙的其他信息,袁渙是個重要人物,顯然宣良出使許都前就調查過袁渙的信息。
袁渙父親擔任過三公,是蔡邕的舅舅,所以袁渙是蔡邕的表弟,歲數相差有些大。
所以袁渙屢歷很豐富,公府征辟、舉高第,授譙縣縣令;劉備擔任豫州牧時舉為茂才,與袁譚一樣是劉備的門生。
公府征辟、舉茂才這類事情,是官員考察名士賢能后輩,也是對官員本身的一種考核。
如袁譚、袁渙,換個人來當豫州牧舉他們為茂才,他們還不一定會同意;同意的話,就相當于成了對方的門生。
劉備擔任豫州牧期間,征辟、舉用了許多高門子弟和寒門英杰;如陳群,就是劉備的故吏之一。
而袁渙經歷更豐富,淮南避亂期間被袁術強行授官,后來逃到呂布那里,呂布敗亡后依附許都朝廷,授官沛國南部都尉。
聽著宣良侃侃而談,黑熊只覺得宣良很羨慕袁渙。
袁渙這個人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官做這大概就是公卿門閥的底蘊所在。
現在對方就在上游不遠處,稍稍努力一把,就能搶到手里。
這么重要的人,被自己劫了,曹操怎么可能善罷甘休
再說了,袁渙能為自己做什么
綁架對方也沒什么實際好處,殺掉更是損人不利己。
只是袁渙堪稱當世一流世家的領頭人物,與陳登、陳群類似,也就比弘農楊氏、汝南袁氏差一丟丟。
這樣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顯然跟絕大多數人不同。
如果能收納到身邊,必然能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有些擔心朝夕相處時漸漸被袁渙影響,成了對方手里的籌碼。
人和人是相互成就、相互幫助、相互利用的;袁渙這個層次的渠道太多了,哪怕倒頭就拜,到頭來誰給誰打工也是未定之事。
可放過這次機會,下回想要劫掠袁渙,就很困難了。
有搶人經驗的人都清楚,難的是下手的機會,以及得手后的突圍。
浪蕩渠直通黃河,抄掠得手后晝夜行船進入黃河,則天地廣大。
黑熊思索其中得失,見宣良很是期盼的樣子,就問“你很希望我招納袁渙”
“是,袁君待人溫和處世清肅實乃當世良佐。仆以為曹操兇威赫赫,袁君縱是不愿,也不敢拂逆曹操心意。”
宣良神色認真“劫掠袁君,仆以為袁君也樂的脫身。”
這話聽聽就好,但也有一些可能,畢竟袁紹還活著,河北四州壓在許都朝廷的腦袋上,許都朝廷的前景不是很光明。
邊上徐林見黑熊側頭看他,也開口“仆在下邳時也見過袁君,可惜袁術、呂溫侯不能盡用其才。”
聞言,黑熊起身思索,看著兩人“如果真要劫持袁渙,那我今后就是孫堅侄兒,不受孫權所愛。出使許都之際,我奪船,欲率眾投河北袁大將軍。”
徐林不清楚內情,宣良思索再三點頭“如此甚妙。”
孫策死時,孫堅幼弟孫靜的長子中郎將孫暠自烏程起兵直奔會稽,企圖爭奪繼承權。
孫靜與三個成年兒子都掌握兵權,聯合起來實力還在孫賁、孫輔兄弟之上;僅次于孫策三兄弟。
奪權失敗,孫靜、孫暠父子隱居,兵權分給了次子孫瑜、三子孫皎。
冒充孫靜的庶子哪怕是假的,河北方面也會當成真的來宣傳
這種事情,孫權是解釋不清楚的。
“既如此,我便是孫靜庶子,孫謙,無有表字。”
“若河北再三追問,就說我是昔年廬江郡守陸康族裔,為報宗族血仇,這才奪船北上,以離間孫曹。”
復仇,自然是當世最正義的行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