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少部分才有潛力強化為鐵騎道兵,百余名鐵騎道兵其實已經有了滅國的實力。
再高一級的終極強化,要看具體要應對什么樣的敵人,進行針對強化,再根據裝備特點命名。
做好一切戰斗準備,黑熊內穿無袖皮甲,又外罩一領皮鎧,頭戴皮盔,臉上也佩掛了漆皮面具。
這張面具是拆分漆皮甲改造出來的,只露出瞳孔。
若這樣被流矢射殺,他也就認命了。
如今已經不怕輕傷或感染,就怕斷肢重傷或致命傷害。
許久之后,浚儀曹軍大營。
曹操正閉目養神,面前桌案還攢著未處理的軍書。
熟悉的腳步聲傳來,他睜眼就見軍師荀攸握著一卷竹簡走來“明公,有一條急遞,是鄢陵令溫恢發來的。”
遞上竹簡,荀攸繼續說“溫恢親督糧秣輸運,遇圉縣渡津逃亡士兵韓近禮,據韓近禮說賊人大船三艘過圉縣,盡殺左岸吏士,劫梁國相袁渙。”
出于對荀攸的信任,又是半晚上光線不好,曹操大致掃視竹簡字跡內容并未逐字辨認。
反正事情很簡單,就是即將上任的梁國相袁渙在自己眼皮底下被賊人劫走了。
“三艘大船竟然出現在浪蕩渠上”
曹操疑惑,皺著眉頭思索解救袁渙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這伙賊人下手狠厲,絕不像是輕易能糊弄的,想要破船救出袁渙,就要有強攻的準備。
也可以唬騙,救出袁渙后立刻處死所有的賊人。
法律的威嚴不容挑釁,可以騙對方放人,賊人可以天真相信談判結果,但官府是不能相信所謂的談判結果。
否則救一個袁渙,會鼓勵更多的百姓劫持官吏。
所以救袁渙不存在代價,就看能否欺騙賊寇;若有代價,也是強攻時的折損,這點細微折損不算什么。
自開挖睢陽渠以來,每天正常損耗士兵、徭役性命積累到現在已非常的可觀。
總不可能強攻解救袁渙,會死數百人吧
只是目前并無專業水軍,舟船也是運輸類型為主,沒有戰艦。
曹操想了想,就問“附近可有擅長水戰之兵”
見此,荀攸回答“有兩支,一是子廉將軍麾下千余廬江上甲,善行舟船,能水戰;其二是河內劉郡守所部,麾下亦多廬江兵。”
曹洪與河內郡守劉勛麾下多有廬江兵,曹洪是青年時擔任江夏蘄春縣長,這里與廬江郡比鄰,曹操又跟揚州刺史陳溫關系良好,同屬袁紹陣營。
滎陽慘敗后,曹操南下募兵,陳溫幫助下曹操招募五千丹陽兵,曹洪招募了兩千廬江上甲。
只是丹陽兵跟隨曹操走到沛國南部的龍亢后就夜間營嘯發生嘩變,曹操手刃百余人不能制止,這支丹陽兵就潰散了。
所幸曹洪所募兩千廬江兵順利抵達,隨后縱橫江淮之間的曹仁也率千余部曲加入,使曹操得以重新立足。
河內郡守劉勛就簡單了,這位是瑯琊人,是袁術麾下的廬江郡守;袁術敗亡后劉勛在江淮之間影響力漸漸升高,部眾數萬。
孫策西征黃祖時勸劉勛出兵攻擊別人,劉勛上當,孫策反手抄了劉勛老巢,不得已投靠舊交曹操。
還有另一個劉勛,是沛國譙縣的大族,曹操的姻親,討董時袁紹任命為虎牙都尉,與曹操、鮑信在滎陽一戰里全軍覆沒,后來這位劉勛被袁紹處死。
現在曹操麾下擅長水戰的就曹洪、劉勛,這兩人部曲強盛,還有錢,被稱之為軍中豪右。
得到荀攸提醒,曹操起身掌燈來到懸掛的牛皮地圖前,回憶這兩支部隊的駐屯地。
想了想,就說“子廉不宜輕動,命他扼守汳水口,不可使賊人北上或遁入汳水;調動劉勛,使乘船進剿賊寇。若能勸降則勸之,若不能當一舉蕩滅。”
“是。”
荀攸聽明白了,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賊人劫持袁渙走汳水回到梁國。
袁渙是朝廷認命的梁國相,此前又是沛國南部都尉。
這個人帶著梁國相印返回梁國,被賊人脅迫,會發生一些影響惡劣的事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