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虎賁士也很珍惜這個寶貴的臨時工作,畢竟天子的虎賁郎一直得不到人員補充,就連器械糧餉也是能拖就拖。
這也沒辦法,曹操迎接天子彼此第一次見面時給了曹操很大的壓力。
那時候虎賁持戟列成戟門,曹操解除佩劍躬身趨步去見天子,戟刃如林就蓋在頭頂上。
此后,非必要情況下,曹操不會正式拜謁天子。
孔融端著溫熱酒杯,目光落在徐干臉上“許都流言說是睢陽渠開挖時挖得古仙人墓,偉長以為此言虛實幾何”
“民間繆傳也,不過仆以為道柄之論殊為可貴。”
徐干對醉酒缺乏興趣,觀望浪蕩渠兩岸蘆葦,說“比之挖出沉睡的古仙人,仆更相信挖出了古仙人文簡,流落在凡夫手中。”
“此言有理,只是這兩年挖的墳瑩遠不如當年繁多。”
孔融自飲,面色漲紅“若真是古仙人,豈會泛舟于江河之間觀白鵝賊行舉,可謂莽撞。也不知去了河北,袁本初一家會有何等際遇。”
挖墳這種事情沒什么好詬病的,為了補充軍資,袁紹也挖,董卓呂布也挖。
微寒出身的孫堅能養一支千人規模的精銳部曲,這錢哪來的
“這得了仙人衣缽的小子卻憎恨曹孟德,這世道十分有趣呀。”
孔融醉笑著,仰頭飲盡杯中酒,又自己給自己斟酒。
徐干觀望兩岸風景,轉了個話題,就表達憂慮“文舉公,此去陳留,恐會招惹那人記恨。”
那個冒充孫家子的少年郎很強,不僅手段詭異,更強在心性,敢從大營眼前突破,還順利抵達河北。
惹這種人惦記,遭遇報復時很難抵擋。
半個多月前袁渙被袁尚放歸到南岸白馬津,回到南岸的袁渙又被李典派人星夜送到陳留大營,隨后袁渙就生病了,辭官回鄉養病。
剛接觸過河北方面,不顧曹操挽留,袁渙為了避嫌還是堅持辭官回鄉。
孔融聽聞后去探望一番,與袁渙交流許多,這才離開扶樂,逆浪蕩渠而上,要去看看故人之女。
蔡邕生前的人脈、影響力太過于龐大,時時都有舊友、故吏、門生送來一些慰問品。
所以不是蔡氏族人接濟蔡貞姬姑侄,反而是她們接濟族人。
孔融不是外人,袁渙講述了他的猜測。
徐干這個有才的北海人,對孔融來說也不是外人。
孔融此去圉縣,就是想把蔡貞姬姑侄帶回許都留在身邊教養。
蔡邕的孫子已經到了啟蒙的歲數,孔融有信心做好這件事情。
關鍵是蔡貞姬,把這位故人之女養在身邊。
那個白鵝賊來搶時,或者跟著一起被劫走,都是機緣。
孔融見慣了生死,已不在乎什么名譽、官位,他更想見識世界的另一面。
在丟失北海、青州基業,淪落到許都當個虛職公卿以來,孔融已經很久沒這么暢懷了。
仿佛重新抓住了生命的脈絡。
面對徐干的憂郁,孔融毫不見怪,徐干的性格就是這樣,患得患失的,不是很颯踏。
孔融端杯自飲斜視徐干,理直氣壯“怎會記恨我好吃好喝供養著,他不得給一份聘禮”
揚州方面也有相關公文送來,孔融已經聽說了白鵝賊三月初春下邳分桃之事。
為了取得更詳細的情報,司空府已傳令揚州刺史部,命令深入調查。
至于蔡貞姬姑侄吃掉的桃子、李子,留下的桃核、李子核也都送到了陳留大營。
白鵝賊逗留許都贈給老子廟的三枚黃中李,也流傳于權貴之間沒了蹤影。
雖沒見過,可孔融相信他的幾個朋友不會拿這種事情騙他。
如果不是沒活夠,孔融真想直奔陳留大營,當面詢問曹司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