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出宛口摸一下葉縣,然后撤退進行了。
拉長夏侯惇的補給線,疲勞對方,等于增益己方。
這筆賬很好算。
劉備也是反復思索,宛城是很重要的交通要沖。
就如同五角星的中心點一樣,一共五條馳道連接宛城,第一條是長安、宛城之間的武關道;第二條是宛城向北的宛雒馳道,第三條是東北方向出宛口的荊豫馳道。
第四條馳道向南通向襄陽、江陵,是荊豫馳道的南半截;第五條馳道走東南方向,走桐柏山的武勝三關,在這里分叉,一條向北出汝南弋陽,一條向南直通江夏。
只是這第五條路北半段不好走,不利于運輸補給,否則曹軍就能直接殺赴江夏。
所謂的寒鴉道,就是堵陽向北的一條山路,南端是荊豫馳道,北部是宛雒馳道。
算是兩條國家級高速公路之間的縣級公路,可供大軍通行,具有軍事意義。
這也就意味著劉備北伐中原,只能摸一把就跑
否則逗留葉縣一帶,其他曹軍走宛雒馳道、寒鴉道,就能繞后斷掉劉備的后路
想要真正保護后路,光守住堵陽、宛城是沒有意義的。
必須襲占魯陽,堵死路口。
這種情況下,劉備才敢在宛口一帶浪。
他們討論之際漸漸靠近營地,各支軍隊分營駐屯。
劉備他們對己方的軍隊知根知底,故而遙遙觀望友軍。
黑熊所部是新編的,現在扎立新營時明顯缺乏經驗,需要中高級軍吏奔波調度。
不像老兵部隊,駐屯時中低級軍吏各司其職就能配合完成工作。
但有一點很明顯,黑熊部伍的士氣很高。
底層士兵對軍吏安排的任務有很高的執行熱情,軍吏、軍士之間反倒融洽;這種氣氛,跟己方有些類似。
包括甘寧所部五百人,雖然隊列參差,可士氣同樣高漲。
這種高昂的士氣很不尋常,類似于黃巾軍初起之際。
他們走后,黑熊、甘寧更近一步觀察堵陽城。
與城墻相隔百余步,城上守軍也算頑強,幾名善射的高手時不時的朝他們射箭。
箭矢強勁,每每快要靠近黑熊時,就被呂布持戟格擋。
甘寧越發覺得呂布強橫,相隔百余步,甘寧披戴鎧甲后也有信心躲避、撥開甚至接住對方的箭矢。
可像呂布長戟左右撥擋,連續擊飛箭矢他做不到。
又看了一圈,退離守軍射擊范圍。
黑熊新鮮感沒了大半,說“守軍士氣高漲,他們相信能等來援軍,否則不會這么兇頑。”
甘寧點著頭“可以理解,官渡一役后,各方皆以為朝廷重獲天命。”
“據我所知,去年劉景升派遣萬余兵馬至此,不遠處有西鄂縣,其縣長杜襲引五十余人守城相拒。累戰三日,刀劍損毀,就投擲土石。死三十余人后才破圍而出,率二百男女余人遁出宛口,至摩陂才止。”
甘寧說著譏諷做笑“就杜襲五十余人,殺傷二百余荊州軍。今堵陽城墻更堅,守軍千余,豈會輕易投降”
黑熊也是第一次聽這個戰例,有些難以置信“五十余人守城,殺傷二百余人事后,還率吏民男女突圍而走”
“這就是劉景升麾下的荊州軍,除了數量龐大能吃稻米外,實難大用。”
甘寧諷笑改為自嘲“也是去年,黃祖之子章陵郡守黃射率兵三千進襲柴桑,柴桑守將徐盛名不經傳,以五百守軍,射傷黃射吏士千余人,更出城襲擊,大破黃射。這些年,荊州軍以不善戰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