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里路,曹軍出動越多,后勤運輸壓力就越大
之前曹軍進攻張繡,想要保證糧道穩固,必須征集附近丁壯。
征集了好幾次,逃回來的人肯定要搬家,跑的遠遠。
袁術、曹操,弄出的這片無人區,省去了軍隊隱蔽的顧慮。
魯陽守將路招早年差點死在劉備手里,此刻哪里敢疏忽
他登城巡視,麾下陳留兵成群坐在城上休息,許多士兵在城墻上用門板、柴扉搭建乘涼的三角棚。
正好也能遮蔽箭矢,路招也就放任不管。
亂世過了這么多年,路招麾下部隊的成份也越來越雜,從最初的陳留鄉黨,現在又多了兗州西部幾個郡國的人。
好在為了方便指揮,會盡可能將口音一致的軍士集中進行配屬。
他巡視城頭,眺望城南五里滍水兩岸,這條滍水東西走向,兩岸是連綿的水田,稻苗茁壯,綠油油的。
這是他駐屯魯陽兩年的結果,城外田野早就無主。
路招整合這些田地,重新修葺溝渠分配灌溉水源。
若非麾下人力不足,路招可以耕種更多的水田。
魯陽去年所產的稻谷就有二十余萬石,他與麾下軍隊放開肚皮才吃了八萬石;今年怎么也能有接近三十萬石的產量。
此刻,路招心生顧慮,思索要不要破壞禾苗。
如果劉表、劉備并力來襲,那城外水稻落在對方手里那就真正壞事了。
哪怕只有一半產量,十幾萬石的糧食落在二劉聯軍手里,這就地補充的糧食足夠三四萬人浪戰兩三個月。
真到那一步,他就算守住魯陽,戰后也要被追責。
可誰能想到劉備會突然打出來
路招心緒憂慮躊躇之際,一伙騎士順宛雒馳道從北面而來,風塵仆仆。
繞城到南門外,其中一名騎士高舉公文靠近“河南尹軍書在此”
“放下吊籃”
路招見狀呼喝左右,當即就有竹籃垂落,那騎士靠近城門將公文放進去,才后退。
吊籃扯到城頭,路招等了片刻,他的長史才趕來,兩人一起檢驗膠泥封印無誤后,才開啟軍書。
書中夏侯惇命令魯陽為大軍舂米,原因是劉備來的太快,夏侯惇聞訊后舍棄了輜重,選擇輕裝趕路。
今夜就能到
路招見狀大松一口氣,對長史說“回書吧。”
只是糧食罷了,魯陽今年不缺糧食
以夏侯惇的地位,就是率兵進入魯陽城中過夜,路招也不敢拒絕。
把前線大權交給夏侯惇,就算出事,也是次要責任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