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都準備妥善,黑熊引著甘寧走出帷幕區域,又見軍醫隊還配屬了一支五十余人的擔架隊,更是感到安心。
這一戰,要嘗試白日正面強攻
要做好傷兵救治后快速投入戰場的準備
每一名重返戰場的傷兵,都會激勵每一個參戰的士兵
攻城戰的難點就在于這里,絕大多數攻城士兵缺乏戰斗積極性和熱情,白白浪費各種短暫的時機,前后無法緊密合作。
先登軍功往往是重賞與嚴酷刑罰一起逼迫產生的
就是因為先登部隊已經主動、被動的拋棄了死亡,不顧一切的發動攻勢,才能緊密銜接。
黑熊登上戰車,坦然落座,左手搭在扶手,見呂布、高順十人隊、袁術六人隊在箭牌之間穿插,漸漸來到最前一排。
而甘寧也帶著重裝百人隊持盾上前,抵近第二層擋箭牌。
隨著甘寧在陣中呼喝,帶來的三臺粗糙云梯開始緩緩靠近,同時各處擋箭牌一起推進。
城頭上,都尉劉開頭戴普通皮盔,身上穿的卻是河北制造的黑光鎧。
但只是在城墻垛口露出半張臉,跟身邊守軍的半張臉沒有本質區別。
即便這樣,城下擋箭牌移動時,依舊有披甲弓手朝他所在射擊。
甘寧所部的特點就是善射。
如果未來有重裝弓手的必要,那這支弓手一定出在甘寧所部。
精銳弓手本就體格強壯,給他們穿戴重甲,也不妨礙什么。
鎧甲對身體的負擔,還不如張弓時的體力消耗。
劉開觀察城外那三臺云梯,不由嘴角抽了抽,他也是經歷過大戰的,真有些看不上對方的云梯。
幾臺云梯很難改變什么,比起云梯,更讓他感到不安和棘手的是甘寧所督的重甲百人隊。
其中三十多人穿著金盔金甲明光鎧,這防護等級跟他這個都尉一樣。
這樣一支豪華的重裝精銳參與攻城,守城士兵會理所當然的恐懼,以至于不敢交戰。
打仗打了這么多年,遠離裝備豪華的精銳,幾乎是一種生存本能。
“柴草團運到這里”
“點火后,投擲出去”
劉開頭也不回下達指令,女墻一面蹲伏著一排弓弩手,近戰搏殺的刀盾、矛戟兵也在軍吏引領下,向著云梯所來的方向集結。
隨著劉開下令,以麻繩纏繞的柴草團被陸續引燃,城頭煙火彌漫。
隨即守兵抓著麻繩甩動人頭大小的柴草團,不管遠近就拋下城去。
這些煙火球砸在地上還會滾一段距離,煙氣漸漸彌漫起來。
落在擋箭牌后面的,則迅速被士兵用濕潤土壤覆蓋,或踩踏,使之熄滅。
這些混雜了人馬糞便的柴草團彌漫煙氣腥臭,未能打亂進攻士兵的秩序。
何況城頭守兵也在影響范圍內,很不舒適,視線也被影響。
劉開見云梯車距離二十幾步,當即呼喊“點燃草苫,叉手準備”
隨著這一道命令傳下去,劉開轉身看副手“投石投石”
“是”
副手大聲應下,躬身向后跑,下了城墻站在臺階上,對城墻后五百余人呼喊“投石”
這五百余人站的稀疏,面前擺了一堆拾撿來的鵝卵石。
除了少部分用皮索投石,大多數人都是甩動手臂向城外拋射,能不能砸中全看運氣。
只是他們站在城墻后,依舊不時有越過城墻的箭矢落下。
因為拋物線的原因,這部分箭矢落在了后方屋舍區域。
這些投石民壯肆無忌憚發揮,投石紛紛揚揚砸在擋箭牌。
甘寧立刻就猜到,對左右呼喊“拋射城墻背后有人投石,拋射五輪”
這時候擋箭牌抵近城墻十幾步,弓手們隨機開始張弓拋射。
也有被隨機亂飛的石塊砸中的,除非當場砸中臉,否則砸在皮盔、鐵盔上,也只是頭疼暈眩。
真正有危險的是城內那幾十個使用投石索的人,亂石激飛。
竟然有一枚砸中軍醫區域的帷幕布墻,當場打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