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飯,黑熊騎乘陰干馬巡視城中各處工地。
大部分區域只是為了清理廢墟獲取木材、竹簡或石料磚塊,只有小部分區域是重建區域。
長安城太大了,沒有全面修復的人力和物力,修復好后,也缺乏那么多人口。
所以這次修復的目的,就是為了接下來開展的官學。
不管典籍修復、謄抄,還是未來學生入住,都需要舒適的生活環境。
也不怕這兩萬多人不肯盡力,但凡家中有適齡子弟的,一個月后都可以來長安入學。
這座長安城,在黑熊的規劃中,就是個巨大的學城。
除了生活、學習區域外,其他大部分區域都是要推平,進行耕種的。
地下水污染太過嚴重,現在長安絕大多數井水用來洗衣服都不合適。
黑熊巡城,就見一口甜水井處來打水的四輛水車正在排隊。
運水的士兵不敢靠近,也都好奇觀望。
黑熊臉上戴著面具,后面呂布方天戟懶散倒拖在地。
路上遇到一隊押解俘虜的青州兵,青州兵喝斥俘虜停步,這些青州兵組成一條線列隔絕俘虜,目送黑熊從身邊經過。
雖然不擔心這些俘虜搞出什么破壞,可驚擾了自家渠帥的話,那他們會被其他青州兵嘲笑。
黑熊也見怪不怪,他現在的任務就是每天巡視各處,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吃飽。
只要他巡城,新舊軍吏就不敢疏忽,這些人努力干活,下面軍士之間的矛盾也就少了一大半。
關中兵各部之間的矛盾不小,有的直接就是血仇。
巡城來到南部段煨營區,段煨一早就在檢查馬群。
他只帶了兩千羌胡仆從,這些人普遍有馬,這幾天馬群都是驅趕在龍首原周邊覓食吃草。
讓羌人參與廢墟清理、裝卸工作可以,但你不能奢望羌人的馬也來工作。
所以這些馬匹,以及楊秋或其他吏士的私人馬匹,幾乎都是集中在城外分片牧養。
軍隊整編的難點也在這里,絕大多數人部曲騎士,都是自帶馬匹的。
這跟之前整編梁興、李堪、侯選不一樣,俘虜是沒有人權的,可以進行最為徹底的整編。
池陽城內的馬玩部曲也是一樣的,可以進行各類資源的最徹底整合。
可馬騰、楊秋乃至是張橫部曲,都需要詳細甄別。
就連段煨,也有義務和責任保護羌人仆從部隊的馬匹。
拆開這些軍閥的外表,原來一個個也存在各類迫不得已。
好在關中各部還沒有發展形成類似藩鎮士兵的集團,畢竟形成的時間太短。
他們真正成型,也就這幾年,缺乏時間沉淀。
如果過個兩代人,各部吏士內部相互聯姻,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不過關中特殊地形下,很容易相互兼并形成一個巨大集體;不像關東、河北,地域廣袤,彼此距離遙遠,有孕育藩鎮的地形條件。
這段時間接觸下來,黑熊發現段煨也不如外界傳說的那么強。
麾下所謂的兩千羌胡義從,更像是每年定期服役,役期一到想要延長役期,就需要格外付出一些代價。
段煨也有宗族鄉黨和關中、北地籍貫的部曲,可這些部曲不能輕動,是鎮壓北地羌胡的壓艙石。
隱隱間,黑熊都能明白這個老頭兒的用意。
寧肯不斷消磨羌胡仆從的人力,也不愿部曲出現折損。
如果段煨的本族部曲出現大的折損,那這兩千羌胡仆從部隊絕對會成為隱患。
所以段煨的日子,遠遠不如表面上那么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