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里路,對黑熊來說不過是飯后跑馬散散心的路程。
但對行軍如搬家的軍隊來說,六十里路是兩天的路程。
除非放棄扎帳篷、建造營壘,構建簡單的防御工事。
等黑熊再次返回茲氏城東軍營時,才有一股騎兵分隊返回。
這支騎兵分隊已經壯大到八百余騎,其中關中籍貫的騎兵只剩下不足三百。
騎兵分隊與解救的女子、奴仆們乘馬駕車驅趕獸群,獸群以羊居多,其次是馬,牛數量相對來說比較少。
馬匹多數馱載了物資,也有的馬匹純粹馱著的就是一包包的首級。
黑熊不需要向許都朝廷報功,許都朝廷也不會派人來檢驗首級軍功。
可這次出戰的士兵,收編整合的武裝奴仆需要這些首級軍功,所以需要送過來給黑熊檢閱。
送都送來了,檢閱完畢埋葬的話未免浪費。
只好命令俘虜清洗干凈,用河東運來的食鹽腌制后裝車,繼續向潼關運輸。
一車車的首級順著馳道向南而行,可以有效保護這些首級生前的子女不受豪強劫掠。
黑熊眺望白花花一時難以數清楚的羊群,更像是浪潮一樣。
隔著面具,他左右衛士、軍吏看不到他的表情。
不同于喜悅振奮的軍吏,黑熊更感憂慮。
這么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會加速疾病的傳播。
不管是人,還是獸群,遠距離遷徙會患水土病;遷徙規模大了,也會給當地人帶去水土病。
想了想,當即捉筆向甄宓和郭泰寫信,督促甄宓加快冬衣制作,進入關中的男女、孩童必須分發新的衣物。
也讓郭泰加快準備,幾天后第一批抵達的運輸隊要在驪山洗浴。
驪山溫泉規模有限,只能給遷徙途中的傷員使用。
所以要伐木燒水,讓遷徙到新豐的人口洗個澡,再換上新衣服。
歸屬感、儀式感都不重要,盡可能通過換洗的方式隔絕、減緩疾病傳播。
兩道軍令發出,黑熊才出營檢閱這次斬獲的人口和首級。
至于牛羊馬匹等獸群,回歸關中后會根據功勞進行分配。
何止是這些獸群,帶著孩子的女子也會重新安置。
仗打到現在,不止是匈奴人、太原、河東豪強在發懵、暈頭轉向。
黑熊這里的軍吏、士兵也是差不多的,只知道己方不斷地勝利,在持續的勝利中兵力壯大,得到的人口、獸群越來越多。
就連戰斗中損毀的器械,也不需要修理,可以使用繳獲的器械。
匈奴內遷后,其三個王庭裝備的器械明顯開始向漢軍的質量靠攏。
而匈奴不斷的失敗,敗的太快,以至于匈奴小部開始遷徙、躲避。
此刻,匈奴左部王庭。
劉豹戴金鷹頭冠,頭冠裝飾藍寶石。
各部首領、王庭大臣、氏族長者六七十人圍坐在巨大的帳篷里。
劉豹還年輕,二十歲出頭,見最后幾個氏族長者被攙扶進來落座,才開口“漢軍中收編了各部的奴隸,用重金收買了這些人。這些奴隸知道我大小部落的虛實和冬季住址,也知道各部春夏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