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去卑見天色漸漸放亮,才開始督促右翼開始向南推進。
劉去卑扭頭囑咐,當即三支規模類似的千騎隊漸漸加速,離開右翼行軍集群,一分為三向著王凌、郭淮背后進發。
現在烏桓人在賭匈奴人無法一日建功,匈奴人也在賭,認為他們可以獨享戰利品。
王凌說著扭頭看主簿,主簿當即在車上鋪開羊皮卷,捉筆書寫。
狠踹馬腹,整個人趴在馬背上,黑熊情緒平穩,瞄著人群再次扣發。
余下七八百人當即轉身就跑,首戰不利。
這些部落哪怕在西部匈奴里,地位也相對不高,處于匈奴內部鄙視鏈的底層。
東西長度大約二十里的土壘并不高也不厚,仿佛只是單純用來防御騎兵沖擊的土壘。
宗族部曲最強的郭淮負責東線,王凌統御中線,西線是率領太原東北部豪強聯軍的令狐超。
一名騎士后背中箭,但還是強撐著跟隨撤離。
一個個小方陣這樣走走停停,由他們組成的大方陣給了黑熊一種反復剎車的感覺。
離開車營區域,就見參戰的騎兵各隊飽餐后還在喂馬,炒熟磨碎或悶煮的豆料混合磨碎的牛骨粉末、粗鹽粉、青干草稍稍打些水拌勻。
不再疑惑,郭淮露出笑容:“兄長,我明白了。”
所以現在的烏桓人最為愜意,打與不打,全看太原人、匈奴人的誠意能否到位。
只是在太原兵看來,呂布已經被萬騎圍死,士氣高亢起來。
就連郭淮,也終于驅馬離開本陣,引著百余騎上前,隔著二三十步對指揮木臺上的黑熊呼喝:“汝這倒行逆施的逆賊!藏頭遮面的黑賊!比之董卓、公孫瓚何如!”
更多的匈奴百騎隊組成超大環形陣,一同圍獵陣中左右突馳的呂布。
郭淮追問:“烏桓人何時參戰?”
隨即又是一具強弩送到黑熊手里,他端起來瞄向郭淮,郭淮當即鐙里藏身,弩矢射中郭淮身后的一名騎士。
頃刻間就有接近二百多人掉進這七八尺寬,三四尺深的壕溝里,死傷一片。
郭淮重新騎好,就見戴面具的黑熊又端起一具弩,當即大喊:“撤!快撤!”
幾乎同時,黑熊木臺后方的六支騎兵隊開始沿著既定路線向東北方向大迂回。
郭淮深吸一口氣:“兄長的意思是烏桓人不認為今日能取勝?”
郭淮后撤三里來到本陣,一個個小方陣依舊走走停停,每六七十步就要停下來整理前排。
“此應有之事。”
王凌統率的是太原郡兵與太原東南部豪強聯軍,王氏主力部曲駐守中都,沒有參與戰斗。
“最快明日,最遲后日。”
劉豹站在戰車之上,感受著這場大戰的氣氛。
算來算去,對方實際投入戰場的只有七萬人,是自己的兩倍。
包括楊鳳,也有可能被軍隊裹挾,反戈到對方陣營。
“我立刻向劉豹發書,讓他分兵偵查東面,排除隱患!”
隨著天色漸漸放亮,更詳細的情報送來。
黑熊估算時間,走到指揮木樓后方,見車兵隊都已就緒,就抬起手裝模作樣揮下。
勉強可以通過火把集群的區域來判斷一個個小方陣的規模,大約每走五六十步,這些小方陣就要停下來整隊,維持前排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