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當場搶了拜帖就跑,張津這伙人帶著劍士就要追殺,因其他賓客規勸,何進才阻止追殺,派人征辟孔融為大將軍掾屬。
簡雍忽略了孔融對劉表的點評,繼續說:“而伏波將軍另有意見,恰逢袁司隸率兵入南陽,故欲舉薦袁司隸領交州牧。”
孔融聽了不覺得意外,扭頭看王修:“袁顯思是何心意?”
“文舉公,交州吏民素來遵從朝廷詔令。劉鎮南所持天子旌節乃李傕亂政時所賜,故難以服人。這些年交州多次出兵進擾荊南,若是劉鎮南表任,那交州吏民豈敢輕易信服?”
王修說著口風一轉:“可若是得到朝廷詔令,那袁顯思單騎可得交州。如今袁顯思麾下精銳四千余,若得朝廷詔令,自可從容領有交州,坐享南海之利。”
孔融聽明白了,袁譚很動心,只要拿到許都朝廷的正式詔命,袁譚就會拋棄劉備,去交州赴任,進而與劉琦達成聯盟。
交州可是亂世小天堂,又有劉琦舉薦,袁譚怎么可能拒絕?
跑的遠遠的,管你中原怎么打,未來天下將定,舉交州請降,仍舊不失公侯之位。
保底的公侯之位,誰不動心?
雖說交州文化落后,與中原交流困難可你在交州,餓不著也凍不著。
再說現在的中原,又有什么好交流的?
別說袁譚,孔融都有些心動。
一般人也壓不住交州,交州吏民如今只認漢末有名的那批人。
像劉表企圖舉薦的賴恭,交州人可不會把這人當回事,值得交州人重視的,怎么也得是孔融、袁譚這個級別。
孔融也知道袁譚身上干系重大,劉備會放袁譚去交州躺平?
不提袁譚麾下的軍隊,光是袁譚對汝南地區的影響力,就價值一萬人。
從曹操那里拉來一萬人,己方增加一萬人。
這一增一減,雙方兵力差額可是兩萬。
還有就是袁譚的統兵能力,如何配合劉備進伐中原,袁譚是可以獨當一面的。
別看袁譚面對黑熊時灰溜溜的跑了,當年統兵征伐青州時,打的可猛了。
到現在,孔融都不想再見到袁譚的那張臉。
袁譚想去交州,許都朝廷也想將袁譚與劉備剝離。
孔融感覺這件事情無法阻止,除非殺了袁譚。
皺著眉頭,瞥一眼簡雍,又看王修:“既然袁顯思心意已定,我想曹孟德必然有成人之美。叔治還留在南陽,是在擔心什么?”
王修也看一眼簡雍,用無奈語氣回答:“袁顯思有求于人,他行事敦厚,不屑于詭詐之術。仆恐袁顯思為人所算,故不敢輕離。”
簡雍干咳兩聲:“叔治,如今阻撓袁顯思的是零陵賴恭、長沙吳臣。玄德公雖然遺憾,卻不會妨礙袁顯思去留。”
孔融聽了點頭:“玄德乃仁義之人。”
王修苦笑:“仆非質疑玄德公,而是形勢詭詐,由不得我等,也由不得玄德公。”
說著,他起身為孔融重新斟茶,解釋說:“黑鎮北神勇異常,中原之士顧慮荊州、關隴聯合,近來多有策士入荊州。就連玄德公,也憂慮黑鎮北驍猛難制。昔日之盟,隨時可破。”
王修再次長嘆,轉而詢問:“文舉公可有赴襄陽之意?”
“除非禰正平復生,否則劉表死時,我才會奔赴襄陽,送他一程。”
孔融神情不快,講述自己的行程安排:“我借道荊州,與玄德一敘后,就會經武關道入關中。待修治伯喈藏書,操持貞姬婚事后,我這等人于世無用,不若隱居南山了卻殘生。”
說著,孔融搖頭笑笑:“曹孟德之算計,我略有所知,只是不便多言。”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