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殺掉劉表的其他兒子,讓劉表別無選擇。
這個念頭也只是在龐統腦海里一閃而過,隨即就放棄。
這種事情越線了,劉琦這種人不該干這種事情,荊州人也不該沾染這種是非。
龐統這里的疑惑排解了,徐庶就問:“伏波將軍若能襲掌大權,明年劉豫州進伐中原時,伏波將軍能助力多少?”
“元直的意思是,明年劉豫州討伐曹操時,伏波將軍坐鎮襄陽,能助力多少?”
“是,我以為明年伏波將軍應能遷入襄陽,總督荊州。”
兩人一問一答,相互看著。
很有默契,齊齊發出笑聲。
龐統笑聲暢快,雙手負在背后,笑罷長舒一口氣:“有劉豫州襄助,我無憂矣。至于明年,伏波將軍入主襄陽,最少能出兵兩萬。”
說著伸出了兩根指頭在徐庶面前晃了晃,又補充說:“其中能隨劉使君討伐國賊的,大約在五千、七千之間。余下之各軍,會充實宛口防線,護衛糧道。”
兩萬人,徐庶聽了也只能點頭,排除袁譚后,支持劉琦取代劉表,能換來兩萬人,對明年討伐曹操的戰事很有幫助。
起碼這兩萬人,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兩萬人。
至于成功討伐曹操入主許都朝廷后,該怎么處理南陽郡的歸屬,這種問題兩個人默契忽略了。
在徐庶這里取得情報并達成合作協議后,龐統無心逗留,準備就要走。
徐庶卻好奇問:“我聽聞許多流言,說是黑鎮北乃呂溫侯之子。博望坡、襄陽二戰,皆呂溫侯臨陣指揮,非黑鎮北之功。此事,士元知曉多少?”
“元直是自己想知道,還是為劉豫州咨詢?又或者是為中原之士詢問?”
龐統扭頭打量徐庶:“如果是元直自己問,作為同窗友人,我只能說這是流言,不過呂溫侯鄉黨舊部確實親近黑鎮北。”
徐庶不語,靜靜聆聽。
見他這模樣,龐統笑了笑:“如果是為劉豫州咨詢,他麾下趙子龍所知甚多,我不必贅言。”
龐統笑吟吟打量徐庶,徐庶慚愧說:“鄉人托我打聽此事,我也好奇。”
見徐庶說實話,龐統收斂笑容:“不管呂溫侯當年是假死脫身,又或是他的兒子起兵創業,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據我所知,太史文恭驍猛更在呂溫侯之上,黑鎮北用兵狂放如似冠軍侯。作為朋友,只能勸告元直一聲。”
“請言。”
徐庶鄭重拱手長拜,做聆聽狀。
龐統也是一嘆:“我也知道元直你勸不動鄉人,但黑鎮北用兵狠厲,絕非曹操所能抵擋。不妨規勸至交好友,讓他們派遣子弟來荊州,效力于伏波將軍,今后看在伏波將軍顏面,或許能從黑鎮北那里討一分人情。”
“某謹記,不敢有忘。”
徐庶再拜,龐統也知道徐庶的不容易。
徐庶出身庶族,青少年時仗劍而行,一次械斗時被捕。
伙伴營救他出逃后,才洗心革面,專心攻讀典籍。
潁川學風濃厚,不乏大儒名士講學。
可徐庶的出身和經歷,讓他求學過程中遭受了很多的刁難;也是因為刁難多,讓當年幫助他的那些人情更顯的寶貴。
后來司馬徽離開潁川,徐庶也就跟著來到了荊州。
盤算師承,徐庶是司馬徽的親傳,諸葛亮是龐德公的親傳。
龐統受過司馬徽的教導,但彼此不存在師生羈絆。
與徐庶分別,龐統又拜訪龐德公,咨詢一番后,趕天黑前離開鹿門山,登船向江陵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