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晚餐之后。
諸葛亮背誦運算口訣、指法后,就專心研究算盤,練習指法。
他是個專注的人,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分心別處。
見他這樣子,黑熊就去研究金幣、銅幣的母錢雕刻。
母錢有兩種,第一種是雕刻的樣本,他將這個稱之為祖錢;用祖錢翻砂復制的,就是母錢;再拿母錢做模具,澆鑄制成的流通錢幣,就是子錢。
母錢使用次數多了,文字輪廓會模糊,子錢重量會有偏差。
而呂布真的很適合雕刻。
不需要什么臺鉗,呂布左手指頭夾住黃銅板,就能穩當當的,不會有什么偏差。
右手抓刻刀,然后精細雕刻的同時大力出奇跡。
這讓黑熊想起了t800,這玩意兒拿來種田發展基礎,如似機床,是工業之母。
現在不由后悔,白學了個駕照,就沒拆過發動機;不然有這方面的認知,手搓一些發動機,或者用這個來制造蒸汽機,效果必然拔群。
忙碌一夜,等天亮的時候,呂布就雕刻了五銖錢、當十錢、當五十錢的祖錢樣本。
這些只是樣本,或許還要進行一系列微調。
等諸葛亮帶著黑眼眶睡醒時,就見黑熊不在寢室,床榻邊上桌案上擺著九枚樣板祖錢。
都是金燦燦的黃銅祖錢,五銖錢與諸葛亮認知、記憶里的漢五銖沒有什么明顯區別。
一樣大小,一樣厚度,只是正面雕刻太平通寶,背面是五銖。
五銖錢三枚祖錢,每個祖錢的書法也不同,有隸書、楷書、瘦金體,瘦金體是簡體文字。
他望著太平通寶四個別具一格的瘦金體文字時,久久無語。
他感覺自己錯看了黑熊,黑熊一點都不怕麻煩,本以為只是簡單鑄幣,竟然也要搞這么大事端。
這批新錢送到許都,朝廷怎么看?
接下來的當十錢、當五十錢用的都是瘦金體書法;三種祖錢的區別在于厚度與大小。
一個重半兩,一個重一兩;如果大小與五銖錢一樣,那面值越大,會越厚;這樣的話,光憑借大小寬幅,不好分辨幣值。
三種祖錢,就是三種直徑幅度、厚度的規格。
幾乎是本能的看中了厚度、寬幅一起增長的中等大小祖錢。
諸葛亮仔細觀察,見祖錢雕刻細微處還有未經打磨的毛刺,不由暗暗咬牙,驚異于太史文恭的動手能力。
又感覺很不可思議,一個晚上的時間雕刻幾個祖錢還行,對方竟然雕刻了九個,還分成了三種規格。
收好錢幣,諸葛亮出門準備洗漱。
就見院內涼亭下幾個人聚在那里,太史文恭戴著銅面具就在那里雕刻一根拇指粗細的黃銅棒。
黑熊手里拿著一支雕刻好的銅棒,只覺得有些荒唐。
這支尺長銅棒直徑大約一分二,頂端雕刻花紋,他用這支銅棒在細膩陶泥上壓了下,陶泥留下印文和花紋。
印文底部是一對展開的麥穗,中間是一朵桃花,桃花花蕊處是伍佰二字,上空是四個半環繞的瘦金體文字太平重寶。
他又拿起另一個雕刻好的銅棒在陶泥上壓下紋理,是一朵盛開的重瓣皇菊,被底部是環形小字建安八年關中制造托起。
隱隱間,他感覺自己已經搞定了金幣沖壓制造的技術障礙。
不過還要等一會兒,駐屯池陽的隨軍工匠已經開始熔鑄銅料、篩選銅合金比例。
諸葛亮顧不得洗臉問題,走來施禮:“主公這是?”
“此金幣正面、背面的印文圖案。”
黑熊將手里土陶泥團遞給諸葛亮,諸葛亮看了看,又看看桌案上放著的兩支銅棒。
他壓平陶泥團,自己使用銅棒壓制印文,思索著:“黃金質軟,主公是要鑄造、鍛打鋼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