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興霸出兵后戰果如何,我不能保證。”
黑熊斂笑看關羽:“如果關君侯能幫我做一件事,我能保證,在玄德公討伐曹操期間,我與甘興霸聯手一起拖住三五萬之間的敵軍。”
關羽皺眉:“將軍所為何事?”
“我聽說關君侯在徐州、許都時,與張文遠、徐公明交好。我希望關君侯能書寫兩道勸降書,我會伺機送到張、徐二位將軍處。”
“將軍所請,恕關某難以答應。”
關羽解釋說:“我與文遠、公明交情深厚,朋友應有成人之美,今兩軍交鋒各展本事,正是大丈夫建功之時,豈可壞其名節、亂其心志?”
“既然關君侯不愿,此事就此揭過。不知關君侯言語中的另外二事,又是什么?”
“余下皆是私事,不提也罷。”
關羽真沒想到,黑熊會這么果斷放棄策反張遼、徐晃,只是黑熊一副聆聽模樣,關羽也端茶飲一口,才說:“先是聽聞將軍大破匈奴,解救無數被虜男女。關某心生景仰,得兄長許可后,就倉促來關中,欲助將軍微薄之力。不想將軍神威無匹,收復三郡而歸。”
對此黑熊只是笑笑:“還真是遺憾,那還有一事呢?”
“是河東之事,此將軍內政,非關某所能置喙。”
關羽說著還有些不好意思,擠出一些尷尬的笑容。
黑熊聽了拿筷子夾菜,嘗了嘗滋味兒,放下筷子就說:“河東豪強素來不法,正所謂矯枉必須過正。我之手段,比起他們放任匈奴為禍,借匈奴之勢逼迫百姓為奴為婢來說,我已是難得的仁慈了。”
對此關羽不反駁也不支持,他家鄉豪強真那么豪爽、義氣,他又何必殺人后逃亡?
豪強,跟豪爽很難搭邊。
錙銖必較、狐假虎威、呼朋引伴、畏強欺弱、抽筋扒皮、豪橫專斷、強買強賣才是豪強。
想了片刻,關羽扭頭看黑熊身后的呂布:“某來關中時與子龍相遇,子龍對太史文恭將軍甚是推崇。又聽聞將軍征討匈奴期間,呂奉先舊部鄉黨多應之。”
說著關羽斜眼看黑熊:“不知將軍與呂奉先是何關系?”
“民間流言不可信。”
黑熊想了想,就說:“我與他絕非什么父子,我母親早亡,自幼養于舅父家中,故以母族為氏。”
關羽聽著緩緩點頭,似乎認同黑熊的這個解釋。
不給關羽思索的時間,黑熊就說:“我近日就會出兵黎陽,關君侯若是有意襄助,我可以給君侯一道手令,使君侯能在河東招募百余騎士。”
關羽立刻就問:“只有百余騎士?錢糧、軍資器械以及馬匹,將軍可能提供?”
“我可以借給關君侯使用,不過黎陽一戰取勝,繳獲必然不小。就算曹軍從容撤離,河北友軍也會為你我提供必要的錢糧、器械。怎么,看君侯之意,想多征募一些?”
關羽這才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解釋:“外臣確有此心,可否寬限名額,招至三百余人?”
黑熊搖頭:“就百余人,能讓關君侯看中的,必然是一郡之英杰。關君侯招募三百余人,那今后七八年里,河東將無人可用。”
河東的豪強、大姓遷走了三分之二,留下的人口里,除掉充當郡縣官吏、郡兵的青壯年,余下符合關羽征募條件的,真的很少,是一郡的元氣所在。
關羽有些無奈,也就拱手:“是,外臣遵令。”
一百余人,識相的話就是一百二三十人;一百五十人就是個警戒線,人數越多,越有可能遭遇刁難。
寄人籬下,做什么都要守規矩。
劉備在新野待了快一年時間,只從新野征募新兵,實力前后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