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選個荊州人,要么選個梁沛士人。
東曹,就是半個吏部,有典選郡縣長官的權力,而任命權在尚書臺。
自己沒弄來尚書行臺,最終任命權在自己手里;實際上,主動權就在東曹手里。
精力是有限的,現在能抓百戶所、縣一級;等各方面走上正軌,自己就無法面面俱到的處理事情。
長史、主簿、司直、親兵都尉、西曹、東曹、功曹之外,才是其他各曹。
現在東曹人選為難,主簿人選為難,功曹也為難。
找個外地人來擔任東曹、功曹,那主簿就要選關隴人這也不太好,舊長史陳震、新長史崔州平;司直孔融都是外州人。
所以東曹用外州人,功曹與主簿就得用關隴人,最好一個涼州人,一個關中人。
孔融提議后,見黑熊沉思不語,他也不再規勸什么。
之前有司隸校尉官署在上面撐著,鐘繇一伙人很難受,其他郡縣長官、士人也很難受。
現在黑熊正式組建大司馬幕府,不求這個框架把黑熊裝進去,能讓黑熊不主動破壞就很不容易了。
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誅王允三族時,鎮北幕府是個完整的幕府,那自然很多人會站出來反對。
雖說誅王允三族對關隴人來說很是解氣,卻都擔心遭遇同樣的命運。
就如同給貓懸掛鈴鐺一樣,自然人人踴躍參加,只想早點讓大司馬幕府開始運轉。
否則再拖下去,等百戶所、千戶所制度再發展出更上級的機構;到時候,關隴士人就真的麻煩了。
孔融始終不言語,只要黑熊肯在規則內做事,那許多人也是能退讓一步的。
比如支持梁侯爵位更進一步說到底,現在很多人還是缺乏安全感。
一邊是漢室社稷,一邊是高度疑似宗室出身的黃巾軍新大渠帥關隴士人真的很難做。
把梁侯爵位推升到王爵,打破非劉不王的桎梏,逼迫朝廷、天子承認黑熊的身份。
那么關隴士人就能甩開包袱,全身心的去侍奉自家的王。
自家的王再兇殘,也不至于對他們搞什么誅三族。
只要對外戰事不歇,外敵剪除干凈前,內部絕大多數人都是安全的。
黑熊倒是沒想這么多,只覺得是時候該建立一個獨屬于自己、向自己負責的行政機構。
否則每次出征,總要顧慮鐘繇搞什么大動作;為了恐嚇、安撫鐘繇,黑熊也沒少費心思。
現在只要大司馬幕府運轉,自己就不需要費心于細節了。
各自顧慮不同,缺乏幫手的黑熊,根本不在意隱隱中被限制的權力。
只要桃源地卡持續產出黑白法力,他的道兵傀儡規模越來越大,就沒人能奪權。
心中底氣充盈,黑熊反而能從公考慮問題,無須計較那么多用人細節。
想了想,當著孔融的面,黑熊就說:“我會請王仲宣介紹英杰,從中選拔一人擔任功曹。至于東曹人選,我想交給司馬子華。這主簿,韋康如何?”
“用韋康,不如用楊阜。待楊阜之后,再用韋康。”
孔融給出他眼中比較貼切的處理辦法,楊阜是涼州人,但文化上與關中同源;以后讓韋康接任,不存在障礙。
至于功曹、東曹人選,孔融沒有任何的異議。
雖說司馬芝在商洛做的很不錯,但終究不是正經入仕渠道。
現在讓司馬芝來做東曹,下一步外放就是妥妥的一郡郡守。
擔任東曹期間,司馬芝足以攢下豐厚人脈,未來就任郡守,也會有許多人幫助司馬芝做事。
司馬芝出身河內司馬氏不假,這只是個旁支庶流,不怕司馬芝因此尾大難除。
至于功曹人選,孔融更是不會介入這個問題。
功曹是司直一樣,都是得罪人的差事。
功曹最倒霉的在于只有得罪人的份兒,不像司直,抓住你的痛腳得罪你的同時,還能將你送到監牢里,一勞永逸解決各種新仇人。
以后孔融做事足夠狠厲果決,那基本上不會有什么活著的敵人搞破壞。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