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關羽看一眼沉默的張遼,又對黑熊說:“鐘司隸曾有公府治國之論,雖有欠缺,但也是一劑良藥。待掃除國賊,迎天子入雒,各方公府同立于都城,同參國政輔翼社稷,也不失為治國之策。”
黑熊聽著面無表情,端起茶碗飲一口滋味兒豐富的焦糖奶茶,想了想,歪頭看張遼:“文遠將軍既然來投我,今時今地,可有教我之策?”
張遼斂容,拱手長拜:“大司馬宗族在梁沛,今不宜妄動,否則以曹公之狠厲,梁沛劉氏必然覆沒。”
誰也不清楚黑熊究竟是梁國宗室,還是沛國宗室,這兩個郡國的劉氏遍地,不乏望族。
關羽略不快去看張遼,但也知道張遼說的有道理。
梁沛劉氏不比他處,這里是曹操的老家。
換言之,梁沛寒門武人是曹操的鄉黨,也是黑熊的鄉黨。
真到山窮水盡時,曹軍核心軍吏團隊肯定會投奔梁沛口音的黑熊。
形勢惡劣之前,以曹操的狠厲,絕不會給鄉黨跳船的機會,會逼著鄉黨屠戮梁沛劉氏。
哪怕逼反劉馥,也不會停手。
張遼的意見很簡單,黑熊不能參與進去,不要逼曹操把事做絕。
只要曹操不把事情做絕,那么梁沛劉氏就能保持完整,梁沛寒門武人以及曹氏姻親、本族,也能在窮途末路之時來投黑熊。
黑熊依舊面無表情聽著,他對梁沛寒門武人沒什么興趣。
真接收過來,討論出身要確立彼此有什么親緣關系時,那才是麻煩。
現在關中已經勉強穩定下來,沒必要再給自己招惹麻煩。
少量吸納幾個人就可以了,人數多了,沖擊關中穩定的結構不說,還要侵蝕、搶占基層的田產。
關隴西州士人,與關東士人的腦回路……其實是有一些區別的。
后漢二百年,西州士人處于吃虧的地位,時時刻刻都想著開拓西域,讓關中、涼州重新偉大、重要起來。
這些人比起關東士人,有一個強大帝國的夢。
而關東物產豐饒,經濟活躍,土地兼并的效率也高,更注重家族的發展和壯大。
歷來邊患由涼州、并州和幽州在承受,所以關東人理所當然、日復一日享受著和平,缺乏大局觀。
邊郡地區的士人飽受邊患胡害,單靠一個地方又很難壓制、抵抗邊患;所以在生存壓力下,邊郡士人更傾向于大聯合,有大集體協同的意識,在交稅和邊患之間,他們會欣然接受交稅和服從管理。
這也是涼州士人快速接受、承認自己的根本原因所在。
目前大司馬幕府的中高層官吏所具有意識形態,不應該受到沖擊和破壞。
張遼是認真為黑熊考慮過,不參與討曹戰爭,維持兩個家族的表面和睦,給曹操一個保存血脈的余地。
給曹操一個機會,曹操肯定不會把事情做絕。
雖然黑熊得到鄉黨支持后會擠壓邊郡士人的地位,可出身邊郡的張遼,在梁沛武人那里,照樣也能發揮影響力。
按照他的提議來做,哪怕未來不重用梁沛武人,也能保證這伙人不會落到劉備手里。
人才提拔使用的主動權在黑熊手里,有了梁沛鄉黨做底蘊,黑熊這里更穩固。
可劉備會失去很多,極有可能得到一個空架子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