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七八日,劉艾、楊彪、司馬防一同出使河洛。
他們來時,關中兵已完成收麥,最開始晾曬的麥子已經裝船起運。
黑熊多少有些無奈,手下的大頭兵對楊彪、司馬防這類名士前輩有著一種本能的敬畏。
這這些人剛入虎牢關與己方斥候遭遇,斥候回報之際還不忘分派人手進行護衛工作。
或許底層吏士眼中,自己一定會以禮相待吧。
算起來各方都是草臺班子,都在比爛,各自都存在各種難以糾正、彌補的短板。
相互碰撞時,就看誰更爛,更容易散架。
于是,西郊顯陽苑與雒陽西門之間的白馬寺里,黑熊在這里接待正使楊彪與副使劉艾,至于司馬防是以騎都尉身份同行。
楊彪是主管宗廟祭祀禮儀以及教化,是九卿之首;九泛指數量多,常見的九卿,是九個影響力最大的卿。
更早之前楊彪履歷豐富,當過三公,錄過尚書臺時;楊彪出仕早升官快,公卿職位大多擔任過。
劉艾就簡單了,原來是董卓的相府長史,董卓死后擔任侍中,隨駕左右;護衛天子東遷后,與其他十二個人一起敘功封侯。
董卓廢立皇帝成為相國后,第一時間就選了宗室大臣擔任相府長史,為的就是爭取輿論支持。
所以劉艾在關中諸將這里多多少少也有些排面,只是關中諸將已經被黑熊打殘。
劉艾的那點影響力,已無法影響什么。
可架不住劉艾是隨駕左右的侍中,這次出行,劉艾身上肯定帶著皇帝的口詔,或者是內容相對溫和一些的手詔。
楊彪等人重游白馬寺故地,董卓當年火燒雒陽時,白馬寺首當其沖。
如今燒的就剩下一片白地,他們來時,白馬寺遺址之上只有一座雙層帷幕。
幕帳之中,黑熊翻閱白馬寺挖出來的經卷,他看的是信眾手抄的譯本,是流傳較廣的安般守意經。
對于太平道的改組,他已經有了一些眉目。
但還需要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能制作出真正的符箓,那反而不需要大費周章的去描述天界、修行秘術,只需要制定道德標準與日常行為規范即可。
天師道的天曹授官體系可以借鑒,再算上秦漢軍功授爵制度。
未來應該有兩套爵位體系,一套是施政的爵位體系;用爵位體系來確定受爵人的官位,恢復秦漢爵位的本意。
什么等級的爵位就該授什么層次的官位,比起察舉制度,黑熊其實更熟悉這種按爵授官的制度。
爵是什么?是地位高低的具體表現,是實際待遇的標準單位。
有了爵,才是自己人;升了爵,再授官哪怕提前退休,也是根據爵位來決定退休后的生活待遇。
這套制度唯一要打補丁的就是爵位繼承制度,秦漢爵位繼承本就會降等,只是這種降等在黑熊看來降的不夠充分!
而另一套體系,就是天爵,根據不同功勛,授予不同的桃源權限。
從最開始的死后太陰煉形,再到分掌傀儡道兵的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