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謝君上鼓勵!”
見黑熊批示完畢,廣場上走動的官吏返回自己的百人方陣,也安靜下來。
張俊略猶豫,還是說:“早已許諾的事情,怎能輕易變更?我與張文遠、魏揚祖有數面之緣,有他們引薦,不急于出仕。”
“仲宣先生援手之恩,蘇某沒齒難忘。”
馳道太寬了,向東的而去的蘇則在南邊路上;向西的華歆車隊在北邊路上。
讓王粲很不適應,頗感失落。
中年人持藤杖,頭戴白巾,對王粲拱手:“扶風蘇則,見過仲宣先生。”
蘇則太頑固了,也只有天子遇害一事激發了蘇則出仕的念頭。
“東曹有東曹的事情,西曹的任務是安排好這七百人。我從河套返回時,務必人人上崗,不使遺漏。”
與他迎面的是華歆的車隊,車隊沿途不斷壯大,已有千余人規模。
王粲稍稍想了想,環視左右一圈,就說:“文師先生可往韓城、蒲坂津等候。”
黑熊這里來的突然,走的也干凈利索。
蘇則神情平靜:“本以為大司馬會巡視藍田、新豐,故在東門外等候,未曾想大司馬反向陳倉去了。”
封印后的竹簡轉入下一道程序,這不是加急公文,所以集中發送即可。
黑熊左右隨行的親兵取出解暑藥丸進行分發,恢復的官吏也掙扎起來,勉強站立在人堆里。
船身停穩,張俊抬手將留贊攙扶下來。
說罷,留贊的一名親隨將一包裹財物雙手遞上。
百人一卷竹簡,黑熊放下最后一卷,抬頭看日頭向西,廣場上的一些官吏中暑暈倒,被周圍人抬到了陰涼處。
他拖著跛了的左腿試著走了走,深吸一口氣:“總算是到了!”
忙完這一切,黑熊登上大運戰車,袁術駕御戰車貼近七個百人方陣,黑熊環視這些人:“今后的仕途里,還請諸君盡情向我展現才能,我唯才是舉!”
外圍只留下王粲等名士大儒、官吏、衛士之類。
傅干遲疑:“那東曹?”
七個百人方陣不分先后長拜,雖然很多人沒有聽清楚,也只是隨大眾行禮。
王粲騎驢沉思之際,忽然感到驢子停下,就見路對面站著一個葛衣白袍的中年人。
他的車隊向著長安城進發,北面不遠處的渭水岸邊。
黑熊想了想,伸手拿起一枚空白竹簡就在上面書寫。
眨眼間,三十幾個人就陸續登車。
蔡家虛名太高了,就連蔡昭姬也有些暈。
他們已經買不上白布料,都是用漿洗泛白的粗帛裹頭。
而選中的三千名騎士已集結完畢,已沿著秦直道向北次第進發。
多少算是一份人情,王粲想了又想,最終還是一嘆。
只有十幾名傀儡騎士追隨車輛兩側,車速也漸漸提升。
又想到杜畿這個人,王粲越發感覺黑熊的冷酷,不肯合作的人,也不打殺,就是讓你閑著。
向西巡視到陳倉,就走渭北向東,抵達韓城巡視韓城冶煉場后,黑熊才會北上。
至于圍觀的士人,大多數人耐不住午后烈日,都已撤離。
放好筆,再取一枚空白竹簡,使兩枚竹簡折疊藏匿字跡,轉手遞給楊阜:“發給諸葛孔明。”
眾人再謝,黑熊這才揮動右臂,遙控戰車向西緩緩而走。
蘇則拱手長拜,后退幾步,抓住馬鞍矯健上馬,引著二十幾名鄉黨親騎沿馳道向東走了。
又值國難之際,這些人注定與后來的入仕官吏不同。
王粲下驢拱手:“先生怎么在這里相候?”
“喏。”
蘇則解釋一番,就解釋說:“此前老朽對大司馬多有誤解,今能重整山河者,唯有大司馬,故來相投。”
說著張俊笑了笑:“何況,我與黑大司馬本就有些緣分。”
“既如此,先入長安大學看看這里的風物。”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