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太史慈肯不肯來,黑熊也沒那么在意了。
等騰出手,過去打劉表、龐統一耳光,很多事情就順暢了。
將竹簡塞回木架子,黑熊返回自己的椅子,就對看完軍書的孫權說:“卿速去速歸,我啟程河西時,希望卿能伴隨左右。”
“是,不敢辜負君上厚愛。”
孫權長拜,見黑熊擺擺手,孫權才后退七八步轉身,站直身子后又低頭向外走,表現的很是恭敬。
他這頭出去,司馬芝就端著一盤竹簡走進來,擺放到黑熊桌案前,跪坐在邊上就說:“君上,淮南稱號在即,幕府是繼續使用建安年號?還是另立年號?”
“天下未安,就該遵從先帝遺愿,繼續使用建安年號。”
黑熊翻開竹簡,見是一份很長的名單,開頭就是侍中持節司隸校尉東武亭侯鐘繇,其次就是度遼將軍槐里侯馬騰,再次就是涼州牧韋端、王邑、段煨、楊秋等人。
“怎么又是勸進?”
黑熊將這卷名冊從頭到尾掃一眼,見沒有什么有意義的信息,就擱置,另外拿起一卷竹簡閱讀,并問:“勸進表上誰沒有署名?”
“官秩千石以上盡皆署名。”
司馬芝如實講述:“就是涼州西部各郡距離遙遠,韋使君就代替西涼各郡長吏署名。”
“勸進之事就此為止,不安天下,有何面目自詡社稷之主?”
黑熊低頭閱讀手里公文,司馬芝就說:“君上無意于此,可若無高位,也不好授官、拜將。”
“呵呵,遵循古制,將軍本就不該輕易設立。如今我麾下,能稱之為將軍的,不過婦翁、段煨與興霸,余下不過校尉、都尉。就連中郎將都沒有,還需要拜什么將軍?”
黑熊說著放下手中竹簡,陷入沉思,衡量內部人心的變化。
淮南稱號在即,自己內部官民普遍很是急躁。
仿佛淮南王劉馥率先稱號自立為天子,就能獲得天命一樣。
黑熊想了想,就對司馬芝說:“向討諸胡有功之吏士,皆敘功拜爵。”
司馬芝聽了神情略幽怨:“君上應知,彼輩勸進,求得不是這樣的功爵。”
“子華你也知道,關中儲蓄微薄,經不起鋪張浪費。就連拜爵,也會影響明年的收入,我哪里有那么多錢財、土地賞賜勸進的公卿?他們要的可不僅僅是清名、權力。”
黑熊捉筆批注公文,也不抬頭:“我這里只有粗糲麥飯,不想吃的話,不妨離開這里另投高明。”
司馬芝聽了回以苦笑,又說:“君上,行軍長史、主簿,與留守長史、主簿之事,也不可再拖延了。”
這段時間是司馬芝兼任主簿,一邊要管幕府各曹,一邊還要來安排黑熊的日常,司馬芝分身乏術。
不僅僅是工作忙碌,而是黑熊精力充沛,他一個人耗不住,必須多一個人與他輪流當值。
設立了行軍長史,分掉的自然是留守長史崔州平的影響力。
黑熊覺得很有必要,幕府內司馬芝有些孤木難撐。
想了想,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就問:“留守主簿一職,子華有什么人選?”
“臣以為楊修德才兼備,足以勝任。”
“他是可以勝任,但我不想他參掌機密。再推一人。”
“是,那河內楊俊如何?”
司馬芝說著抬頭看黑熊,四目相對,司馬芝放低聲音:“此公乃臣之鄉黨也,臣籍籍無名時,此公對臣多有褒揚。雖有勝任主簿之人選,但臣能以性命為楊俊擔保。”
楊俊自然不缺工作能力,策反張繡幾乎是楊俊一手主導。
入關中后,楊俊沒有急著求職,而是討了通行文書,游歷關中各縣去了。
見司馬芝為楊俊擔保,擔保楊俊不會泄密、通敵。
黑熊想了想,就說:“可以。那行軍長史一職,子華可有人選?”
“沒有,臣不知何人能勝任。”
司馬芝又解釋說:“河西大致平定,楊義山已能勝任,何必再找新人?”
黑熊只是笑了笑:“是啊,有沒有行軍長史并不重要。現在能勝任的也就那么寥寥數人,暫時空置比較好。”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