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攻入關中不重要,只要能伺機侵入河東、太原,奪取這里,就有了隨時侵擾關中腹心的通道。
這樣的話,關中防守壓力和軍事成本大增。
長期對抗的話,黑熊也就沒有精力去經營什么西垂之事。
等其他方面那口氣喘上來,聯軍討伐關中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因而不管是戰略長期規劃,還是乘機磨合、優化內部軍事結構,曹操都要發動這場相對‘突然"的戰爭。
可甘寧在澠池外圍設立了許多烽火臺與戍堡,戍堡依托山谷修建,好在時間短淺,各處堡壘未能竣工。
烽火臺雖然陸續完工,但都是明處的烽火臺,暗處的還沒來及修建。
前鋒部隊破壞烽火臺的話,那只要解決幾個戍堡,就擁有強襲澠池的戰機。
不管是擊破澠池擒斬甘寧,還是甘寧破圍而出……這對曹軍來說都是極好的消息。
哪怕甘寧破圍撤離,只要銜尾追殺,不給甘寧調集軍隊組織防線的機會,那就等于整個弘農沒有設防!
甘寧最大的弱點,就是距離前線太近。
作為指揮中樞,甘寧關系著東面屏障的安危。
這樣自陷險地,雖然能威懾雒陽的夏侯惇,可這種威懾不能取得實際好處,所以很不值當。
再說了,甘寧是個什么東西?
兩年前……一年前,誰知道甘寧是哪號人物?
別說曹操,整個曹軍上下都沒幾個肯正眼去看甘寧。
沒有顯赫出身,沒有過硬戰績,完全就是靠著元從關系從而躋身方面重任。
算起來,甘寧與宣良、徐林、張定這些人沒有什么區別,硬要說有,那就是甘寧是帶部曲入伙。
可即便這樣,漢末天下大亂以來,甘寧可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戰績?
所以整個曹軍上下,即便再三重視甘寧,也很難正眼去看甘寧。
他們眼中,甘寧就是容易受人鼓動,性格莽撞輕易就造反的三流豪強。
離開益州后更是長年在劉表、黃祖麾下混日子;估計日子混不下去了,才破罐子破摔,轉投了路過荊州的黑熊。
換任何一個人來,都很難正視甘寧。
也是這種全軍輕視甘寧的前提下,參與行動的曹軍普遍洋溢著自信笑容,士氣也相對飽滿。
士氣相互感染,就連曹操這種天性樂觀的人也越發堅定自己的信念:這次肯定能成。
他的信念情緒又一層層向下渲染,整個曹軍空前自信。
然而,甘寧早已洞悉了一切。
又有些難以置信,他拿著張郃的告密信反復觀察,總覺得張郃這種履歷污點很大的人,不值得信任。
可又覺得張郃沒道理拿張郃自己推測的消息來向自己邀功。
張郃的名聲很壞,是降將,被曹操排除在行動計劃之外。
這樣一個人,竟然通過蛛絲馬跡分析得到曹操準備襲擊澠池的情報,還派人送信告密。
怎么看,都有些不合理。
一個履歷黑漆漆的降將,竟然能有這種眼力和素養?
道德低劣,卻有這么強的軍事嗅覺?
至于這會不會是曹操的詭計……
沒有這個可能性,哪有襲擊之前,派人告密詐降的?
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現在的確適合襲擊自己。
于是乎,甘寧一邊向張郃回信,一邊開始調動周圍兵力。
沒有將軍隊調往前線澠池,而是調集到陜津。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